
背離道統,不遵循經典規定的指導思想。亦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畔,通“ 叛 ”。 清 洪昇 《<堅瓠補集>序》:“開人心狙詐之端,啟風俗陵傲之習,不至於畔道離經不止。” ********* 《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居恒 欲手刃其人,以為畔道離經者戒。”
“畔道離經”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 pàn dào lí jīng ,具體解釋如下:
指背離常規的思想或行為,強調違背道德準則、脫離經典規範。其中“畔”通“叛”,意為背離、違背。
該成語與“離經畔道”同源,後者在元代文獻中已有記載(如元·費唐臣《貶黃州》),但“畔道離經”更側重對道德和經典的雙重背離。
如需進一步了解用法或例句,可參考《堅瓠補集》序言原文或相關文學評論。
《畔道離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離開了正統道路,追求自己的獨立見解。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畔 (部首: 田; 筆畫: 6)
- 道 (部首: 辵; 筆畫: 12)
- 離 (部首: 示; 筆畫: 9)
- 經 (部首: 纟; 筆畫: 11)
來源:
《畔道離經》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墨子·非樂》這篇文章中。在文章中,墨子批評了公輸子的非樂觀點,認為公輸子偏離了正統道路,抛棄了儒家經典的教導。
繁體:
《畔道離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畔道離經》
例句:
他不再囿于傳統觀念,而是走上了一條畔道離經的道路。
組詞:
- 畔教:走上一條與傳統教育不同的教育道路。
- 離經叛道:抛棄了傳統經典,走上了一條違背傳統的道路。
近義詞:
- 異端邪說:與傳統觀點相背離的錯誤觀點。
- 水火不容:指兩種不相容的事物不能合二為一。
反義詞:
- 秉燭夜遊:堅持遵守正統的觀點和傳統,不追求異端。
- 循規蹈矩:遵循傳統規範和秩序,不偏離正統道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