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嶺是中國貴州省的重要山脈,其含義和特征可以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地理位置與範圍
苗嶺位于貴州省中南部,呈東西走向,橫貫貴州中部至東南部。根據,它東起惠水,西至雷公山,長約180公裡,寬約50公裡,是長江水系(如烏江)與珠江水系(如西江)的分水嶺。部分資料也将其範圍擴展至六枝至錦屏一帶。
名稱由來
因該區域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得名,并常作為貴州省的代稱。主峰雷公山海拔2179米,終年雲霧缭繞,是苗嶺最高峰。
地理特征
生态與文化意義
作為分水嶺,苗嶺對貴州水系分布有重要影響。同時,這裡集中了衆多苗族村寨,如西江千戶苗寨、控拜銀匠村等,是體驗苗族原生态文化的核心區域。
相關争議
不同資料對苗嶺的範圍存在差異,例如長度描述從180公裡到350公裡不等,需結合權威地理資料進一步确認。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或人文信息,可參考地理專業文獻或貴州省地方志。
苗嶺是一個具有地理性質的詞彙,常用來形容山脈。具體而言,苗嶺指的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脈地帶。
苗嶺的部首分别是艹和山,其中艹為草字頭部首,山為山字旁部首。苗嶺共由11個筆畫組成。
苗嶺來源于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形式是苗嶺,即“嶺”字的繁體字。
在古時候,苗嶺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差異,具體寫法需根據時代和文獻資料來确定。
1. 苗嶺連綿起伏,景色十分壯觀。
2. 這座城市位于苗嶺腳下,風景優美。
組詞示例:苗山、嶺南、嶺頭、苗木等。
苗嶺的近義詞有山脈、山嶺、山峰等。
苗嶺的反義詞可以是平原、丘陵、低地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