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章截句的意思、斷章截句的詳細解釋
斷章截句的解釋
截取詩文的一章一句。《宋史·選舉志二》:“﹝ 紹定 ﹞三年,臣僚請:‘學校塲屋,并禁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及《春秋經》越年牽合。’”
詞語分解
- 斷章的解釋 .截取詩文中的一章一段。《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 杜預 注:“譬如賦詩取其一章而已。”.詩文的一章一段。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 截句的解釋 .截取文句。《宋史·選舉志二》:“學校、場屋,并禁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及《春秋經》越年牽合。”.即絕句。《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隻見内中有一幅雙紅箋紙,題着一首七言截句。”參見“ 絶句 ”。
網絡擴展解釋
“斷章截句”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 指不顧上下文語境,從文章中截取某一段落或句子,并曲解原意的行為。例如《宋史·選舉志二》提到:“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強調這種行為對文章整體含義的破壞性。
2.結構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斷章”和“截句”兩部分組成,均表示割裂文字的動作。
- 感情色彩:中性詞,但多用于批評脫離語境、片面引用的情況。
- 注音與簡拼:拼音為“duàn zhāng jié jù”,簡拼“DZJJ”。
3.曆史出處與示例
- 最早見于《宋史·選舉志二》,用于批評科舉考試中割裂經典文義的現象。
- 現代用法可延伸至學術、媒體等領域,指代斷章取義的行為。
4.易混淆成語辨析
- 與“斷章摘句”的區别:後者(duàn zhāng zhāi jù)側重“摘錄章節句子”,不強調曲解原意,而“截句”更突出割裂和歪曲。
5.使用建議
- 在寫作或辯論中需避免斷章截句,應結合上下文完整理解文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成語的古代用例或現代延伸含義,可參考《宋史》原文或語言學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斷章截句的意思
斷章截句是一個成語,泛指對他人言論或著作進行斷章取義、截取片段的行為,以達到曲解原意或對他人進行攻擊的目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斷章截句》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立”和“刀”,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
它的拆分筆畫為:
斷 - 4畫
章 - 11畫
截 - 10畫
句 - 5畫
來源
《斷章截句》的來源于古代紀事傳記體小說《史記》中的一則故事。
據傳,戰國時期的墨子曾經建議兼收并蓄,提倡和諧共處。但是,齊國的宰相兒臣卻斷章取義,隻選擇部分文字,使墨子的建議被曲解,最終達到攻擊墨子的目的。
從此,斷章截句便成為了泛指截取他人言論或著作片段,曲解原意和攻擊對方的行為。
繁體
斷章截句的繁體字為「斷章截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斷章截句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其中「斷」的寫法可能是「斷」,「章」的寫法可能是「章」或「張」,「截」和「句」的寫法相對比較穩定。
例句
1. 他們對我的發言進行了斷章截句,故意曲解我的本意。
2. 你不能僅僅憑借一則新聞報道就對人進行斷章截句。
3. 需要謹慎使用網絡上的信息,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進行斷章截句。
組詞
斷章取義、截取片段、曲解原意、攻擊對方
近義詞
斷章取義、曲解原意
反義詞
全面理解、準确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