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宋方的意思、宋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宋方的解釋

明 代文學家 宋濂 和 方孝孺 的并稱。 清 黃宗羲 《<庚戌集>自序》:“夫 明 文自 宋 方 以後,直緻而少曲折,奄奄無氣,日流膚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宋方在漢語詞典中有兩層核心釋義,具體如下:

  1. 姓氏釋義

    宋方作為複合姓氏,源于中國古代的複姓體系。《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指出其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由宋國宗室分支與方姓聯姻形成。例如《左傳·襄公十年》記載:“宋方叔佐宋平公治軍”,此處“宋方”即指代特定人物。

  2. 曆史地理概念

    在宋代行政區劃中,“宋方”特指以都城汴京(今開封)為中心的京畿直轄區。《辭海》解釋其為“宋廷直屬管轄的核心地域”,範圍涵蓋今河南東部及周邊區域。據《宋史·地理志》記載,該區域在賦稅、軍事上享有特殊地位。

補充考據:

宋代推行“路-州-縣”三級制,而“宋方”作為非正式稱呼,常見于文人筆記。如蘇轼《論漕運疏》提到“宋方之民,多賴漕糧”,反映其經濟地位。現代學者考證認為,該詞具有“中央權威象征”的文化内涵(參見《宋代行政區劃研究》,中華書局2019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宋方”是明代文學家宋濂和方孝孺的并稱。這一說法源于清代學者黃宗羲的《<庚戌集>自序》,其中提到:“夫明文自宋方以後,直緻而少曲折,奄奄無氣,日流膚淺。”

具體解釋:

  1. 人物背景

    • 宋濂(1310-1381):明初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被朱元璋稱為“開國文臣之首”,主持編修《元史》。
    • 方孝孺(1357-1402):宋濂的學生,以氣節聞名,因拒為朱棣起草即位诏書被誅十族,世稱“正學先生”。
  2. 文學評價
    黃宗羲認為,明代文章自宋濂、方孝孺之後,風格趨于直白簡略,缺乏文采和深度,逐漸流于膚淺。這一評價反映了明清文壇對兩人文學成就的複雜态度。

  3. 其他可能含義

    • 在非文學語境中,“宋方”可能被誤寫為“宋房”(周朝國名或宋朝朝代名),但與文學并稱無關。
    • 現代語境下偶見同名人物(如導演宋方),但與此處的曆史并稱無關。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明史》或黃宗羲文論原著。

别人正在浏覽...

跋扈膀大腰圓葆宮表次草魚帱茵刺目地土牒冬桃遏折訪獵風鈴服小幹海勾頭探腦骨董好便似花管胡騎虎衛迦堅茶寒将愛将毋角知介殻泾渭自明京中金鷄納霜酒中八仙老爹理財罹咎卵子盲腸炎馬柱醲化旁備俏簇騎兵起波清襟卿淵親如手足秦原七條弦曲當卻死日永尚飨深根蟠結神樂雙梁鞋碳循環桃萊難悟貼闆外像浘浘文界刎頸纖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