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的意思、任官的詳細解釋
任官的解釋
(1).委任官職。《書·鹹有一德》:“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 孔穎達 疏:“任官,謂任人以官,故雲官賢才而任之……任官,是用人為官。” 宋 司馬光 《進修心治國之要劄子狀》:“臣初上殿即言人君之德三:曰仁,曰明,曰武;緻治之道三:曰任官,曰信賞,曰必罰。”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國家治民以官,任官以人。”
(2).特指蔭補任職。 宋 葉適 《任子》:“人臣以子任官亦國之重事也。其與之宜當於義而稱於恩,使朝廷録功紀舊之意有所表見。”
詞語分解
- 任的解釋 任 è 相信,信賴:信任。 使用,給予職務:任命。任人唯賢。 負擔,擔當:擔任。任課。 職務:就任。到任。任重道遠。 由着,聽憑:任憑。任性。任意。任從。任隨。聽任。放任自流。聽之任之。 不論,無論:
- 官的解釋 官 ā 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廳。官爵。 屬于國家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官方。官府。 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任官”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
基本定義
指被上級機構正式委派官職的行為,強調職位由權威授予而非個人謀求。例如《尚書》記載“任官惟賢材”,體現古代選官标準。
-
曆史内涵
- 委任制度:先秦時期已形成通過考核選拔官員的體系,如孔穎達注解“任官,是用人為官”。
- 蔭補制度:宋代起允許官員子弟憑借父輩功勳直接任職,葉適《任子》提到“人臣以子任官”即指此現象。
-
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例如描述古代官員任命流程,或批判特權階層通過蔭補獲得官職的不公現象。
-
典型用例
- 古籍:“國家治民以官,任官以人”(清代魏源《聖武記》)。
- 現代:“放任官員申請證件”等政治類報道中仍有使用。
需注意:當前該詞已不作為現代行政術語使用,主要保留在曆史研究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任官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彙,拆分部首為“人”和“官”,總共有11個筆畫。下面将詳細介紹該詞彙的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來源:
《任官》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其中“任”意為承擔,承當,承擔職責等等;“官”則表示職位,可以引申為官職、官員等含義。綜合起來,“任官”指的是被委任擔任官職、承擔職責或者擔任公職。
繁體:
《任官》的繁體字為「任官」,在繁體字中,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任官」的寫法與現代基本沒有差别。古代字體書寫有很多種延續至今,但對于「任官」一詞來說,并沒有特别的古代版本。
例句:
1. 他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成功地任官為市長。
2. 新任官員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并展現出卓越的才能。
3. 在古代,官員的選拔主要通過科舉制度來任官。
組詞:
與“任官”相關的組詞有:任命,官職,擔任,擔當,職務等等。
近義詞:
與“任官”意思相近的詞彙有:擔任、就職、上任、承擔官職等。
反義詞:
與“任官”意思相反的詞彙有:辭職、離任、免職、罷官等。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了解了“任官”一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代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