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岭是中国贵州省的重要山脉,其含义和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地理位置与范围
苗岭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呈东西走向,横贯贵州中部至东南部。根据,它东起惠水,西至雷公山,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是长江水系(如乌江)与珠江水系(如西江)的分水岭。部分资料也将其范围扩展至六枝至锦屏一带。
名称由来
因该区域是苗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得名,并常作为贵州省的代称。主峰雷公山海拔2179米,终年云雾缭绕,是苗岭最高峰。
地理特征
生态与文化意义
作为分水岭,苗岭对贵州水系分布有重要影响。同时,这里集中了众多苗族村寨,如西江千户苗寨、控拜银匠村等,是体验苗族原生态文化的核心区域。
相关争议
不同资料对苗岭的范围存在差异,例如长度描述从180公里到350公里不等,需结合权威地理资料进一步确认。
如需更详细的地质或人文信息,可参考地理专业文献或贵州省地方志。
苗岭是一个具有地理性质的词汇,常用来形容山脉。具体而言,苗岭指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地带。
苗岭的部首分别是艹和山,其中艹为草字头部首,山为山字旁部首。苗岭共由11个笔画组成。
苗岭来源于古代汉字,它的繁体形式是苗嶺,即“岭”字的繁体字。
在古时候,苗岭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具体写法需根据时代和文献资料来确定。
1. 苗岭连绵起伏,景色十分壮观。
2. 这座城市位于苗岭脚下,风景优美。
组词示例:苗山、岭南、岭头、苗木等。
苗岭的近义词有山脉、山岭、山峰等。
苗岭的反义词可以是平原、丘陵、低地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