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埳井之蛙”。淺井裡的青蛙。《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幹之上……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後因以比喻見識短淺。 漢 桓寬 《鹽鐵論·複古》:“宇宙之内,鷰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鼃,不知江海之大。”亦省作“ 埳蛙 ”、“ 坎鼃 ”。 元 林世濟 《漫興一首奉懷草元先生》詩:“埳蛙既聒聒,陵苕亦榮榮。”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笃》詩:“自哂同坎鼃,難佐北溟浪。”
“坎井之鼃”是一個源自《莊子·秋水》的成語,讀音為kǎn jǐng zhī wā(也可寫作“埳井之鼃”)。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指淺井中的青蛙,比喻見識短淺、眼界狹窄的人。典故中,井蛙因困于狹小環境,誤以為所見即世界的全部,甚至向東海之鼈誇耀自己的“天地”,暗諷固步自封的心态。
部分解釋(如)提到“逆境中展現才能”,這與主流文獻含義不符,建議以權威典籍和主流詞典釋義為準。
《坎井之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被局限在一定環境或條件下,無法展現自己才華和能力的人。
《坎井之鼃》的拆分部首是“土、水、口、黽”,總共有14個筆畫。
《坎井之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據說在古代有一隻鼃魚住在一個坎井裡,它雖然有才華和能力,但因為局限于坎井的環境,無法展現自己的潛力。
《坎井之鼃》的繁體字為「闞井之鼃」。
在古代,《坎井之鼃》的漢字寫法為「慳井之鼍」。此處的「慳」字與現代的「坎」字有相近的意思。
1. 他雖然有很高的才華,卻被困在家庭事務中,真是一隻坎井之鼃。
2. 這位年輕演員天賦出衆,但因受制于經紀公司,成為了一隻坎井之鼃。
1. 坎坷:形容經曆困難和坎坷。
2. 井底之蛙:形容眼界狹窄,見識少。
3. 杯水車薪:形容力量微小,無法解決問題。
1. 井蛙:意思類似,都指被局限的人。
1. 鳳凰:意思相反,指擁有卓越才華和成功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