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貪婪冥頑。 清 陳确 《呈學請削籍詞》:“歲叨鐘石之糧,惰慢不恭,貪頑已甚。貪固當黜,惰亦當褫。” 清 林則徐 《焚剿夷船擒獲漢奸折》:“明則以逸待勞,倍森嚴而鎮靜;暗則相機而動,期震讋其貪頑。”
(2).貪圖頑耍。 明 無心子 《金雀記·探春》:“俺怎肯再消停,隻怕説小鬼頭貪頑不回應。”《醒世姻緣傳》第二九回:“ 狄希陳 時常往他母姨家去,成兩三日在那裡貪頑不回家來。”
“貪頑”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既貪得無厭又愚鈍固執,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性。例如:
表示沉溺于玩樂而不知節制,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出處或曆史語境,可參考《金雀記》《醒世姻緣傳》等原著。
《貪頑》是一個包含兩個漢字的詞語,它表示一個人或物固執、頑固、不能輕易被改變或勸服的性格特點。
《貪頑》的第一個漢字是“貪”,它的部首是“貝”,總共有10個筆畫;第二個漢字是“頑”,它的部首是“頁”,總共有12個筆畫。
《貪頑》是一個比喻性的詞語,旨在形容人或事物固執己見的性格。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如《左傳》和《史記》等。繁體字的寫法為《貪頑》。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字形和現代有一些差異。例如,《貪頑》中的第一個漢字“貪”在古代寫法中,其上部分像是一個巨大的箱子,下部分則像是一隻手和一條腿。第二個漢字“頑”在古代寫法中,其字形略有不同,但整體上基本保持一緻。
1. 他從小就是個貪頑之人,對于任何事情都抱着我行我素的态度。
2. 這隻頑固的老狗真是貪頑至極,不肯接受訓練。
組詞:貪婪、頑固、固執、執拗。
近義詞:執拗、固執、倔強、頑劣。
反義詞:順從、易變、柔順、服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