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羹湯一類食物。
“食羹”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í gēng,其基本含義是指羹湯一類的食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面含義
根據多個詞典釋義,“食”指食用,“羹”指用蒸煮等方法制成的糊狀或湯狀食物(如肉羹、雞蛋羹等),因此“食羹”字面可理解為“食用羹湯類食物”。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描述飲食類别,常見于古文或詩詞中。例如宋代詩人秦觀在《贈張潛道》中寫道:“雖無食羹餘,所樂常晏如”,此處“食羹”即代指日常飲食。
易混淆的成語含義
需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食羹”為成語,引申為“通過權貴關系獲得利益”,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其他成語(如“分一杯羹”)混淆,建議以主流詞典釋義為準。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曆史典故,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權威詞典。
《食羹》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用來吃飯的羹湯。
《食羹》的部首是食,由三個筆畫組成。
羹字的部首是羊,由6個筆畫組成。
《食羹》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飲食文化。羹湯作為一種食物,是由不同的食材煮制而成。這個詞用來形容用來吃飯的湯,是由漢語演變而來。
《食羹》的繁體字為「食羹」。
古時候《食羹》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要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進行考察。然而,對于《食羹》這個詞的古代寫法,目前沒有明确的資料。
1. 我喜歡吃雞蛋羹。
2. 這碗紫菜湯羹味道很鮮美。
3. 他煮了一鍋熱氣騰騰的牛肉羹。
1. 雞蛋羹
2. 蟹肉羹
3. 紫菜湯羹
1. 湯
2. 羹湯
3. 炖品
1. 幹糧
2. 饅頭
3. 米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