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卿的意思、公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卿的解釋

(1).三公九卿的簡稱。《儀禮·喪服》:“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論語·子罕》:“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漢書·陳寵傳》:“及 竇憲 為大将軍征 匈奴 ,公卿以下及郡國無不遣吏子弟奉獻遺者。” 劉師培 《悲佃篇》:“試徵之 周代 天子立官,自公卿至胥徒,約五萬九千四百餘人。”

(2).泛指高官。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 始元 元年,春二月。黃鵠下 建章宮 太液池中,公卿上壽。” 唐 元稹 《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公卿委累,賢彥駢繁。” 明 方孝孺 《君子齋記》:“為君子矣,雖不為公卿,無害也;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 嚴複 《和荊公<賈生>》詩:“賦鵬深情人不解,祇言未得作公卿。”

(3).指丈夫。《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待公卿迴故日,容顔憔悴,彼此何如。” 蔣禮鴻 曰:“‘公卿’指丈夫,這和阿曹婆詞稱丈夫為‘君王’相同。俗文學裡的所謂‘官人’,實際和公卿的意義也相同。”見《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公卿”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1. 三公九卿的簡稱
    這是其最原始的含義,起源于周代官制。“三公”通常指最高行政長官(如太師、太傅、太保),“九卿”為中央各部門主管(如宗正、廷尉等)。《儀禮·喪服》中記載“公卿大夫室老士貴臣”,即指這一層級劃分。不同朝代具體職位有所調整,但“公卿”始終代指朝廷核心高官體系。

  2. 泛指高官顯貴
    隨着曆史演變,“公卿”逐漸成為高級官員的統稱。例如唐代元稹在《祭禮部庾侍郎太夫人文》中描述“公卿委累,賢彥骈繁”,此處即泛指位高權重者。明代方孝孺更直言“為公卿而不足為君子,其如公卿何”,進一步體現其象征地位的意義。

  3. 古代對丈夫的雅稱
    這一用法多見于敦煌文獻等俗文學中,如《敦煌曲子詞·鳳歸雲》寫道“待公卿回故日,容顔憔悴”,學者蔣禮鴻指出此處的“公卿”與“官人”類似,是妻子對丈夫的尊稱。

補充說明:日本平安時代後,“公卿”也指三位以上的貴族,但此含義屬文化衍生,與中國傳統用法不同。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公卿》的意思

《公卿》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主要指的是古代的官員。公卿一詞代表着高層官員,通常是皇帝下屬的高級官員,負責國家政務和決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公卿》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它們分别是“八”部首和“臣”部首。八部首表示與人身有關的事物,臣部首則代表了官員。

拆分為部首後,《公卿》這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公卿》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公勞》篇中,意思是賢能的人才。後來,在西周時期,《公卿》的意義漸漸演化為高級官員。

繁體

《公卿》的繁體字是「公卿」,保留了原始意義和拆分部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公卿》為例,古時候寫作「公卿」,使用的是篆書或隸書風格,呈現出古樸、工整的形态。

例句

1. 《春秋》中記載着許多關于公卿的事迹。

2. 他被封為公卿後,便承擔了國家的重任。

組詞

1. 郡公:地方行政區劃中的高級官員。

2. 卿卿我我:形容情侶間互相依偎、恩愛甜蜜的樣子。

近義詞

近義詞有官員、大臣、朝臣,它們均指代古代的高級官員。

反義詞

反義詞根據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可以根據具體情境選擇相應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