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母儀的意思、母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母儀的解釋

(1).人母的儀範。多用于皇後。《<古列女傳>小序》:“惟若母儀,賢聖有智,行為儀表,言則中義。” 唐 杜牧 《杜秋娘》詩:“﹝ 竇姬 ﹞誤置 代 籍中,兩朝尊母儀。” 明 張煌言 《建夷宮詞》之八:“掖庭猶説冊閼氏,妙選孀閨作母儀。”

(2).指作母親的儀範。 唐 趙璘 《因話錄·宮》卷一:“﹝ 貞懿皇後 ﹞母儀萬國,化洽六宮。” 宋 司馬光 《論後妃封贈劄子》:“皇後敵體至尊,母儀四海。”《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淑德 、 懿德 ……蓋未嘗正位中宮,母儀天下,配饗之禮,誠為未允。”

(3).為母之道。 唐 王維 《工部楊尚書夫人墓志銘》:“婦道允諧,母儀俱美。” 明 楊珽 《龍膏記·寵賜》:“夫人 王氏 ,共傳婦道母儀;小女 湘英 ,更喜天才國色。” 梁啟超 《倡設女學堂啟》:“是以三百五篇之訓,懃懃於母儀;七十後學之記,腃腃於胎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母儀”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用法:

基本含義

  1. 人母的儀範
    多用于形容皇後或地位尊貴的女性,強調其作為天下女性典範的端莊儀态和高尚品德。例如《後漢書》提到“光武郭皇後有母儀之德”,即贊頌其作為皇後的典範作用。

  2. 母親的儀範
    泛指普通母親應具備的品德與行為規範,如溫柔、賢德、持家有道等。

  3. 為母之道
    強調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包括言行舉止對子女的教化作用。


使用場景


文化内涵


例句參考

  1. “衛子夫母儀天下,與民更始。”
  2. “夫人王氏,共傳婦道母儀。”

總結來看,“母儀”既是對女性(尤其是母親或皇後)品德與儀态的贊美,也承載了傳統文化中對女性角色的倫理期待。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母儀的意思

母儀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母親的儀容儀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母(mǔ)和儀(yí)。

部首和筆畫

母儀的部首是毋(wú),它是一個獨立的漢字。母儀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和繁體

母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經典文獻。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定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母儀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書法風格,它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例句

1. 她一身端莊的母儀讓人贊歎不已。

2. 孩子們都羨慕我媽媽的母儀。

3. 母儀是一種内外兼修的美麗。

組詞

母儀在組詞中常常用來形容母親的外貌與儀态。例如:母儀天下、母儀雅都等。

近義詞

與母儀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母親的容貌、母親的儀态。

反義詞

與母儀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具體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