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團的意思、保衛團的詳細解釋
保衛團的解釋
[security body] 反動地主武裝
詞語分解
- 保的解釋 保 ǎ 看守住,護着不讓受損害或喪失:保衛。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會發生什麼情況。形容形勢危急)。 維持原狀,使不消失或減弱:保持。保潔。保質。保墒。 負責:保證。
網絡擴展解釋
“保衛團”是民國時期的地方武裝組織,主要職責為輔助軍警維護治安。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性質
保衛團是北洋政府及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自衛團體,由地方政府組織,成員多為當地戶籍壯丁。部分資料将其定性為“反動地主武裝”,這一表述可能源于特定曆史語境下的政治評價。
2.曆史背景
- 起源: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地方保衛團條例》,規定每戶出一人參加,縣知事擔任總監督,鄉紳協助管理。
- 發展:1929年南京政府修訂《縣保衛團法》,進一步規範其編制和職能,後演變為“保安團”“保安旅”等組織。
3.組織與運作
- 編制:采用分層管理,10戶為1牌,10牌為1甲,5甲為1保,每保約500人。
- 經費:由地方自籌,通過攤派方式向民衆征收。
4.職能
以維護地方治安為核心,包括剿匪、防盜等任務,屬于非正規軍性質的地方輔助武裝。
5.評價與争議
部分文獻強調其“維護基層統治”的作用,也有觀點認為其被地主階級控制,成為壓迫工具。需結合曆史背景辯證看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曆史檔案或地方志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保衛團: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共同保衛某個地方或者某個事物。它的拆分部首是“亻”和“土”,其中“亻”表示人,而“土”表示地、土地。據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村社會,當時農民們為了共同保護自己的土地和村莊安全,就組成了保衛團。
繁體字:保衛團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保衛團”一詞在古代也有類似的寫法。古時候常常用不同的字來表示同一個意思,所以并不存在“保衛團”這個确切的古代寫法。
例句:我們組建了一個保衛團,來保護我們的社區免受犯罪的侵害。
組詞:保衛、團隊、團結、團員
近義詞:保護隊伍、防衛組織
反義詞:攻擊隊伍、敵對團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