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設守的意思、設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設守的解釋

布防,設置守軍。《左傳·成公十六年》:“公待於 壞隤 ,申宮儆備,設守而後行。”《晉書·郭默傳》:“ 默 送妻子為質,并請糴焉。糴畢,設守。”《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 蔡 人恃 楚 ,全不設備,直待 齊 兵到時,方纔斂兵設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設守”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指設置防守、布置守衛。它主要用于軍事或安全防衛的語境中,強調為保護某個地點、區域或目标而進行的防禦性部署。

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設: 動詞,指設置、布置、安排。
    • 守: 動詞,指守衛、防守、保衛。
    • 設守: 動詞短語,指設置防守的兵力或設施,布置守衛。其核心動作是“布置”(設),目的是“防禦”(守)。
  2. 具體内涵與用法:

    • 軍事部署: 這是“設守”最常見的含義。指在戰略要地、城池、關隘、邊境等處部署軍隊、修建工事(如堡壘、哨卡、塹壕),以抵禦外敵入侵或保衛重要目标。例如:“于險要處設守以防敵軍偷襲。”
    • 安全防衛: 可引申指為保護重要場所(如倉庫、府邸、監獄)或人物而安排守衛力量。例如:“府庫重地,需嚴加設守。”
    • 強調主動布置: “設守”強調的是一種主動的、有計劃的防禦行為,而非被動的、臨時的抵抗。它包含了選擇地點、配置兵力、構建防禦體系等一系列動作。
    • 對象: 其賓語通常是需要守衛的地點、區域或目标(如城池、關隘、邊境、要地、府庫等)。
  3. 曆史與典籍中的運用: “設守”一詞在古代文獻,尤其是軍事、曆史類典籍中較為常見。例如:

    • 在描述戰争策略、城防建設、邊境管理的文字中常出現。如《墨子》中讨論守城方法的部分就可能涉及如何“設守”。
    • 史書在記載某地因戰略地位重要而加強防禦時,會使用“于此設守”或“增兵設守”等表述。
  4. 現代歸屬: 在現代漢語中,“設守”作為一個獨立的動詞短語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通常被更常用的詞語所替代或分解,例如:

    • 設防: 這是最直接、最常用的現代替代詞,意義與“設守”幾乎完全相同,指“設置防衛力量”。
    • 布防: 指“布置防守的兵力”,強調兵力的部署。
    • 守衛/防守: 側重于“守”的動作本身。
    • 駐守: 指軍隊駐紮在某地執行防守任務。
    • 描述具體行為時,可能會說“布置崗哨”、“修建防禦工事”、“派兵把守”等。

“設守”是一個古漢語軍事術語,意為設置防守力量、布置守衛。它特指為保護特定地點或目标而主動進行的防禦性部署和安排,包括兵力配置和防禦設施建設。雖然現代漢語中已較少直接使用該詞,但其核心概念體現在“設防”、“布防”、“守衛”、“駐守”等常用詞彙中。理解“設守”有助于閱讀和理解古代軍事、曆史文獻。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設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設守”指布防、設置守軍,強調通過部署兵力或防禦措施來守衛某個區域。例如《左傳·成公十六年》提到“設守而後行”,即先完成防禦部署再行動。


二、古籍用例

  1. 《左傳》:公待于壞隤,申宮儆備,設守而後行。(意為:君主在壞隤停留,整頓宮室警戒,布防後才出發)。
  2. 《晉書·郭默傳》:默送妻子為質,并請糴焉。糴畢,設守。(描述郭默在完成糧草儲備後部署防禦)。

三、詞義結構


四、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在曆史文獻或軍事讨論中,仍可能用于描述戰略防禦布局。

如需進一步了解“守”的單獨含義(如官職、操守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卬然百衲碑别鹄傧豆避強擊弱伯慮補阙挂漏成周辍舂辭違大賢等别刁拐底績椟玉俸銀功程供品觀感桂芝漢綱耗敝號簿毀碎胡繩嘉年華截戰徑曆錦質酒稅絶惡喇虎勞動合同制廉人籠袖镂冰雕朽馬趴密竿民殷國富慕殉偏徼前拒千丈卿淵親昭秋蓬岐周入不敷出上牋商侶斯巴達搜拏泰米爾語癱子痛惡透井團隊精神外神哇笑肖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