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千丈的意思、千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千丈的解釋

極言其長、高、深。《史記·貨殖列傳》:“薪稾千車,船長千丈。” 北周 庾信 《終南山義谷銘》:“壁立千丈,峯橫萬仞。”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七:“盈盈一尺水,浩浩千丈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千丈”是一個漢語形容詞性詞彙,常用于誇張表達事物的長度、高度或深度極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字面指“一千丈”,古代以“丈”為長度單位(1丈≈3米),因此千丈約等于3000米。實際使用中多作虛指,強調程度之甚,而非具體數值。

  2. 詳細内涵

    • 形容極高:如“壁立千丈”(北周庾信《終南山義谷銘》),描述山峰陡峭高聳。
    • 形容極深:如“浩浩千丈河”(白居易詩句),誇張河水的深廣。
    • 喻指隱患:常見于諺語“千丈之堤,潰于蟻穴”,警示微小疏漏可能引發大禍。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地理描述或警示性語境,如詩詞、寓言、自然景觀刻畫等。例句:

    • “這斷崖雲霧迷蒙,怕有千丈之高!”(描繪懸崖險峻)
    • “為山者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強調積累的重要性)
  4. 注意事項
    該詞屬修辭性表達,實際應用中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虛指或實指。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書面語或成語。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千丈》的意思

《千丈》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段長度為千丈(古代中國長度計量單位)的距離。千丈約等于3000多米。

《千丈》的部首和筆畫

《千丈》的部首是“十”,筆畫數為12。

《千丈》的來源

《千丈》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是中國古代長度計量單位之一。在古代,一丈約等于10尺,而千丈則表示長度為千倍的距離。

《千丈》的繁體

《千丈》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千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千丈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許差異。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古時候的千丈寫作「千丈」或是「千丈兮」。

《千丈》的例句

1. 山川秀麗,千丈瀑布懸挂在陡峭的懸崖上。

2. 在登山過程中,他們要攀爬千丈的陡峭山峰。

《千丈》的相關詞語

組詞:千裡、千米、千尋

近義詞:千仞、千尺

反義詞:一丈、寸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