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徒勞無功。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夫苦心約己,以行無益之事,鏤冰雕朽,終無必成之功。”《北齊書·儒林傳序》:“鏤冰雕朽,迄用無成,蓋有由也。”
“镂冰雕朽”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鹽鐵論·殊路》,字面指在冰上雕刻、在朽木上雕花。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徒勞無功,白費力氣的行為。該成語通過兩種無法持久的創作載體——易融的冰與易腐的朽木,形象揭示了事物本質的不可持續性,《古代漢語詞典》特别強調其“事倍功半”的警示意義。
從構詞法分析,“镂”“雕”皆為雕刻技法,而“冰”“朽”分别指向脆弱易逝的載體,這種矛盾組合突顯了成語的隱喻功能。現代語言學研究者指出,該成語常被用于勸誡人們避免無效努力,例如《成語源流考》中記載其多出現于勸學類語境,警示學習者要選擇正确的努力方向。
“镂冰雕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北齊書》記載:“帝子王孫……镂冰雕朽,迄用無成。”,說明此成語常用于曆史文獻中批評無效努力。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或用法,可參考《北史》《北齊書》等典籍原文。
愛玩黯惡安恬白棗鼻垩揮斤陳列品塵香初等教育垂斃丹青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刁劣多謀善斷繁猥發微鳳毛龍甲佛舍利各肉兒各疼犷勇關内狠命涸澤而漁黃王黃屋交杯盞狡滑焦土駕轊連軏界破巾舞雞犬升天覺知靠防口淡寬洪海量烈性酒麗美馬骨冒綳每年命宮名例木槵蓬瀛蒲劇乞哀搶秋人心喪盡散别喪帻篩骨石髓羹壽國首身水中着鹽四倒仙寝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