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號簿的意思、號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號簿的解釋

猶今之登記簿。 唐 王建 《贈郭将軍》詩:“向晚臨堦看號簿,眼前風景任支分。”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出堂規》:“凡出牌票該承行,務将原案同號簿送僉;如有牌票無案、有牌案無號簿者重責。”《糊塗世界》卷十:“這些我不管,我是替他上上號簿,辦些雜事,他裡面書啟上另有人的,此外也并沒别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號簿”是一個漢語詞彙,現結合多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讀音為hào bù,指古代用于登記的簿冊,相當于現代的登記簿或記錄冊。主要用于記錄人員、事務或物品信息,具有存檔備查功能。如清代文獻記載官員需将案件與號簿一并送審。

2. 曆史用例
唐代王建《贈郭将軍》詩句“向晚臨堦看號簿”,以及清代《福惠全書》提及“牌案無號簿者重責”,均反映其作為古代行政文書的用途,常見于公文處理、案件登記等場景。

3. 使用場景演變
原指實體登記冊,現代可引申比喻個人名聲(如負面評價的積累)。例如在網絡語境中,可能用“號簿”暗指某人的口碑記錄,但此用法較罕見,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注意事項
當前權威釋義仍以“登記簿”為核心,比喻義屬個别語境下的延伸解讀。如需引用古文案例,建議優先參考《福惠全書》等清代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號簿的意思

《號簿》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號碼簿”或“名冊”。它通常指的是記錄人名、電話號碼、地址等信息的冊子或簿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號簿》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號(號字底邊冒號一橫和一點)和簿(豎筆頭上三橫加一折)。號的筆畫數為5,簿的筆畫數為19。

來源

《號簿》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它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六年》一篇中,是中國古代的經典曆史文獻。此後,《號簿》逐漸成為了稱謂人名、電話等信息記錄簿的通用詞彙。

繁體

《號簿》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號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號字的寫法稍有不同,以甲骨文和金文為例,可以寫作“虍”或“廣”。簿字在古代寫作“韋”或“钅貝”等形體。

例句

1. 我把手機掉了,號簿也沒備份,真是太麻煩了。
2. 他把名片上的電話號碼都整理到一個號簿裡。
3. 請務必将你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寫在號簿上。

組詞

號碼簿、電話號碼簿、客戶號簿、地址號簿、行程號簿

近義詞

名單、名冊、通訊錄

反義詞

空白、無記錄、空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