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喇虎的意思、喇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喇虎的解釋

亦作“ 喇唬 ”。兇惡無賴。 明 唐順之 《牌》:“若有一二喇虎強徒,或在厰為首搶食或出外搶物,管事人就便拿送本縣用大枷。”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勸民息訟附禁刁訟示》:“一種貪惡之人,意想詐人,遇事生風,訐私揚短,未告則放風薰吓,已告則使黨圈和,不遂其欲,疊告無已,此地方之喇唬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喇虎”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考據

一、核心釋義

“喇虎”指代虛張聲勢、外強中幹之人,或形容言行粗魯蠻橫的狀态。該詞屬方言詞彙,常見于近代漢語文獻及部分方言區,強調表面強悍而内在空洞的特質。例如:

“這人不過是個喇虎,遇事便縮頭。” ——形容色厲内荏之輩。

二、方言分布與用法

  1. 閩語區(福建、台灣):
    • 形容人虛張聲勢、裝腔作勢,如“伊真喇虎”(他十分虛張聲勢)。
    • 引申為做事馬虎、不靠譜,如“做事毋通喇虎”(做事别敷衍)。

      來源:《閩南方言大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

  2. 江淮官話(安徽、江蘇部分地區):
    • 指言語粗俗、行為莽撞之人,含貶義。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三、詞源考據

“喇虎”為近代漢語複合詞:

四、文獻用例佐證

  1. 《金瓶梅》(明代白話小說):

    “你休聽他喇虎,不過是個空心老官。” ——諷刺虛有其表之人。

  2. 《醒世姻緣傳》(清代小說):

    “這班喇虎子,專會欺軟怕硬。” ——指欺軟怕硬的混混。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方言古語,現代标準漢語較少使用,多出現于方言研究或文學作品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紙老虎”“色厲内荏”“虛張聲勢”等通用詞。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喇虎”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定義

2. 發音與寫法

3. 曆史來源

4. 應用場景

5. 延伸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瞋半喜便辭采拔倉俗陳祈撤職出品湊腔淡菜道華訪質飛奏鋒栝封妻廕子豐淫府考浮宂公試垢滓誨心火腳浃月嗟乎介士金頭銀面吉應峻麗聚首老實巴腳淩慠淩逼錨鍊馬爬麼那墨客女徒平收錢帛遷鼎前符潛在清會情巧清漲秋務少将神超形越手闆支頤水蒸氣啕氣騰越銅塹頭頭丸墨威勢無措無窮大夏熟谷物亵臣心煩慮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