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需要投入較多人力物力的營建項目。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濟水》:“川無滞越,水土通演,役未踰年,而功程有畢,斯乃元勳之嘉課,上德之弘表也。”《資治通鑒·後梁均王龍德元年》:“ 高季昌 遣都指揮使 倪可福 以卒萬人修 江陵 外郭, 季昌 行視,責功程之慢,杖之。”
(2).指任務,工作量。《舊唐書·李峤傳》:“臣望量其功程,與其節制,使器周於用,力濟於時,然後進退可以責成,得失可以精覈矣。”
“功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該詞由“功”(功績/成就)和“程”(程度/規模)組合而成,既可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項目,也可引申為對社會或國家有重大影響的事業。
實體工程含義
原指古代大型營建項目,如北魏《水經注》記載的治水工程:“役未踰年,而功程有畢”(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工程項目)。
抽象事業含義
現代多用于比喻性語境,例如描述“佛法治病的靈應程度,在于用功程度”(指修行事業的投入規模)。
如今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例如:
“這項科研攻關堪稱當代功程”
(既包含實際工程屬性,也暗含事業成就的褒義)
功程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工”和“程”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功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五;程的部首是“彳”,筆畫數為八。
來源:功程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指的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或計劃。
繁體:功程的繁體字為「功程」。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寫法中,功程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但整體結構沒有變化。
例句:他勤奮工作,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目标變成了現實,這是他辛苦付出的功程。
組詞:功業、勞功、功勳、工程、程度等。
近義詞:工作、計劃、成就、事業等。
反義詞:失敗、無為、閑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