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籠袖的意思、籠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籠袖的解釋

把兩手相對伸入兩袖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溫庭筠 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幾,每賦一詠一吟而已,故場中號為 溫八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籠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釋義可從權威漢語詞典和文獻中歸納如下:

  1. 基本釋義

    “籠袖”指将雙手交叉縮入袖筒内,多用于形容人閑適、避寒或拘謹的姿态。該動作常見于古代人物畫像或詩詞中,體現一種内斂、含蓄的肢體語言。例如《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兩手交插藏在袖筒裡”。

  2. 詞性延伸與文學意象

    在古典文學中,“籠袖”常作為動作描寫,傳遞人物情緒或場景氛圍。如宋代詩人範成大《雪後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詩雲:“籠袖藏春手,揩齒飽霜髭”,以“籠袖”刻畫冬日賞梅時的閑逸之态,暗含避寒之意。

  3. 服飾文化關聯

    該詞與中國傳統寬袖服飾密切相關。古人着寬袍大袖,冬季可将手縮入袖中保暖,稱為“籠袖”。明代《三才圖會·衣服》記載:“袖制寬大,可容手籠其中”,印證其與服飾功能的聯繫。

  4.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籠袖”仍保留原義,但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方言。如《現代漢語詞典》标注其為“動詞,指把手放在袖筒裡”,常見于北方方言中對冬日保暖動作的描述。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範成大《石湖詩集》,中華書局,2013年.
  3. 王圻《三才圖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4.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網絡擴展解釋

“籠袖”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将雙手相對伸入兩袖中,通常用于描述一種将手收在袖子裡的動作或姿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文獻出處


使用場景

  1. 古代文人形象:如溫庭筠的典故,體現文人的優雅與閑適。
  2. 服飾描寫:多用于描述寬袖服飾的穿着方式,如“帶燈籠袖的騎馬裝”(舉例)。
  3. 禮儀姿态:可能用于刻畫人物謙遜、内斂或保暖的動作。

相關詞語辨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唐摭言》或相關詩詞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保墒貝币辨物居方冰炭不同爐誠勇赤石赤蘇赤蟻怆慌等不及地痞奉白負約幹九感頌關毂鬼金羊國舅鼓噪黑款宏構泓涵花甜蜜就嫁狗隨狗焦爐膠體忌嫉今下極望戡複考谳可什麼殓衣骊黑黎俗鸾吹倫敦塔馬杌子馬閘子美如冠玉面豆木牒驽痾淺要沁綠牷牲融會通浃商監邵伯蜃辂設喻石碕事始庶獄逃獄鐵肩梧丘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