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適的意思、三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適的解釋

(1).謂好德、賢賢、有功。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自薦表》:“若三適稱美,必九錫光榮。” 王琦 注:“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德,再適謂之賢賢,三適謂之有功。”

(2).三件適意的事。 唐 白居易 《三適贈道友》詩:“足適已忘履,身適已忘衣,況我心又適,兼忘是與非。” 明 張九韶 《群書拾唾·人倫禮用》:“ 東坡 三適:日起理髮,午窗坐睡,夜卧濯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適是古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核心語義指向"三種適宜準則"。根據古代典籍記載,該詞主要存在以下三類解釋體系:

一、禮制規範說 《禮記·中庸》鄭玄注疏提出"三適"指代禮儀活動中需遵循的三項適度原則:禮器數量適度、儀節繁簡適中和情感表達節制。這種解釋體系體現了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二、治國方略說 《韓非子·難勢》記載法家視角下的"三適",具體指君主治國應當把握的三種適度政策:律法嚴明而不過苛、賞罰及時而不逾矩、權術運用而不失度。此說源自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校勘本。

三、養生要訣說 《黃帝内經素問》唐代王冰注本将"三適"闡釋為養生三大準則:飲食適溫涼、起居適寒暑、情志適憂喜。這一醫學解釋被收錄于人民衛生出版社《中醫經典注疏集成》。

需要說明的是,現代《漢語大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3)将"三適"列為曆史詞彙,标注其使用範疇主要集中于先秦至兩漢文獻,當代漢語中已不作為獨立詞彙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三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具體如下:

一、古代人才選拔标準

源自《禮記》記載的諸侯貢士制度,指三個層次的德行與功績标準:

  1. 好德:首次推薦人才需注重品德高尚;
  2. 賢賢:再次推薦應選拔賢能之人;
  3. 有功:第三次推薦需考量實際功績。
    唐代李白在《為宋中丞自薦表》中引用此典,表達對人才選拔的重視(如“若三適稱美,必九錫光榮”),王琦注疏進一步明确了其來源。

二、三種適意之事

指代三種令人感到舒適或滿足的生活狀态,常見于文人作品中:

  1. 白居易的修身三適:足適(忘履)、身適(忘衣)、心適(忘是非),強調身心與自然的和諧;
  2. 蘇轼的日常三適:晨起理發、午窗小憩、夜卧濯足,體現生活情趣。

“三適”既可指古代制度中遞進的人才标準,也可借喻符合時宜、環境與道理的行為準則,或具體的生活雅趣。兩種含義均強調“適度”與“恰當”的核心思想,常見于古典文學與曆史文獻中。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阜報春花緥裙葆啬巴三覽四碑座不諐茶具長江叱叫寵育楚夢雲雨酢歰膽壯心雄大提琴度道耳聰翻雕繁響飛隼副貢生工倕袿衣顧山錢寒更河東戒紅木奸弊賤骨岕茗禁殺日揪撮九錫懼憚科刑鲙鲈靈棚溜溜啾啾龍門胪析綿隔牛油僑民乞身熱熱鬧鬧埽蕩色相射雉戲試文壽比南山水兕桐鳳頭欵投錢豚魚完成韋絃伍長香公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