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豚魚的意思、豚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豚魚的解釋

(1).豚和魚。多比喻微賤之物。《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王弼 注:“魚者,蟲之隱微者也;豚者,獸之微賤者也。争競之道不興,中信之德淳著,則雖隱微之物,信皆及之。” 南朝 宋 何承天 《尹嘉罪議》:“蒲亭雖陋,可比德於盛明;豚魚微物,不獨遺於今化。” 金 王若虛 《真定縣令國公德政碑》:“智可以欺王公而不可以欺豚魚,力可以得天下而不可得匹夫匹婦之心。” 清 趙翼 《西岩治具全用素食并調夢樓》詩:“有時故仿豚魚樣,質不相混色亂真。”

(2).河豚魚。 清 毛奇齡 《紹興府知府湯公傳》:“初, 紹恩 築隄,隄潰,有豚魚千頭,乘潮而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豚魚”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字義分解

二、象征意義(微賤之物)

  1. 比喻卑微之物
    源自《周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指誠信之德能感化微賤如豚、魚的事物。
    曆代文獻如南朝何承天《尹嘉罪議》中“豚魚微物”也沿用此意,強調道德教化對微小事物的影響。

三、具體指代(河豚魚)

  1. 河豚魚的别稱
    清代毛奇齡《紹興府知府湯公傳》提到“豚魚千頭”,即指河豚魚。現代語境中,河豚魚因毒性及食用文化廣為人知,如“北海出名的河豚魚”“河豚毒素檢測”等描述。

四、相關成語與用法

  1. 成語“信及豚魚”
    比喻信用極佳,連微賤之物也能感知,出自《周易》。
    另有“豚魚”單獨作成語時,可形容人愚昧無知(此用法多見于網絡詞典,權威文獻較少見)。

五、總結

“豚魚”一詞既有字面組合義(豚與魚),也有文化引申義(象征卑微、特指河豚),并衍生出成語。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及《說文解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豚魚

"豚魚"一詞常用于描述一種類似魚類的水生動物。它拆分部首為豕和魚,分别在左右兩側。它的總筆畫數為16,其中豕的筆畫數為6,魚的筆畫數為10。

據研究,"豚魚"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中,用于指代一種背部呈現魚狀的動物。這種動物主要生活在海洋或淡水中,外表酷似魚類,但其身體較大,背部有一些明顯的豕狀特征。

在繁體中文中,"豚魚"的寫法與簡體中文相同。無論是繁體還是簡體,都使用了"豕"和"魚"兩個字形,以保持其基本意義的一緻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時會使用"豕"的古體字作為 "豚"的寫法。古體字中的"豕"字形更接近于真實動物豚魚的外貌特征,可以更好地表達該動物的形态。

以下是一些關于"豚魚"的例句:

1. 海洋中有許多美麗的豚魚。

2. 這種豚魚屬于哺乳動物類别。

3. 遊客們聚集在海岸邊,觀賞遷徙的豚魚。

與"豚魚"相關的組詞有:

1. 豚魚湯

2. 豚魚片

3. 豚魚油

近義詞為:"魚類"、"魚兒"。

反義詞為:"陸地動物"、"鳥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