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顧山錢的意思、顧山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顧山錢的解釋

漢 代婦女論罪後被遣還家,每月出錢雇人于山伐木,稱“顧山錢”。《漢書·平帝紀》:“天下女徒已論,歸家,顧山錢月三百。” 顔師古 注:“ 如淳 曰:‘已論者,罪已定也。令甲,女子犯罪,作如徒六月,顧山遣歸。説以為當於山伐木,聽使入錢顧功直,故謂之顧山。’ 應劭 曰:‘舊刑鬼薪,取薪於山以給宗廟,今使女徒出錢顧薪,故曰顧山也。’ 如 説近之。謂女徒論罪已定,并放歸家,不親役之,但令一月出錢三百,以顧人也。為此恩者,所以行太皇太後之德,施惠政於婦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顧山錢”是漢代針對女性罪犯的一種特殊刑罰制度,其含義和背景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漢代女性犯罪定罪後,允許其歸家生活,但需每月繳納固定金額(三百錢)用于雇人到山中伐木,作為替代服刑的方式。

  2. 曆史背景與實施方式

    • 源自《漢書·平帝紀》記載:“天下女徒已論,歸家,顧山錢月三百。”
    • 原本女性需服“鬼薪”刑(為宗廟砍柴),後改為繳納雇人代勞的費用,體現了刑罰的人性化調整。
  3. 詞源與名稱解析
    “顧”意為雇傭,“山”指代伐木地點,“錢”即繳納的費用。合稱“顧山錢”即“雇人上山伐木所需之錢”。

  4. 社會意義
    該制度減輕了女性直接服勞役的負擔,同時通過經濟懲罰實現懲戒目的,反映了漢代法律對性别差異的考量。

  5. 文獻佐證
    顔師古注《漢書》時引用了如淳、應劭等學者的解釋,明确其與“鬼薪”刑的關聯性,并強調“如説近之”(如淳的解讀更貼近本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顧山錢》的意思

《顧山錢》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分别是“顧山”、“顧”和“錢”。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不顧及他人或整體利益而隻顧自己。它形象地比喻個人私利至上,獨善其身。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顧山錢》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和繁體

《顧山錢》這個成語的來源比較不明确,可能是古代民間或文人創造的。它一般以簡體漢字出現,繁體字與之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但是在成語《顧山錢》中的三個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一緻,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這個成語可以用在下面的例句中:

他為了賺錢不顧家人的感受,真是個典型的顧山錢之徒。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顧山錢》相關的組詞有:

與《顧山錢》的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與《顧山錢》的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