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撲滿的意思、撲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撲滿的解釋

[earthenware money box] 存錢的瓦器,有一細長的孔,可放入錢币,要打破後才能取出

詳細解釋

蓄錢的瓦器。形制不一,蓄滿時撲碎取錢。《西京雜記》卷五:“撲滿者,以土為器,以蓄錢具,其有入竅而無出竅,滿則撲之。” 前蜀 貫休 《桐江閑居》詩之十二:“囊非撲滿器,門更絶人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又時出金帛作生計。日有赢餘,輒投撲滿。” 老舍 《駱駝祥子》八:“他輕輕地搖了搖那個撲滿,想象着再加進三十多塊去應當響得多麼沉重好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撲滿,作為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義

撲滿是我國古代用于儲存錢币的陶制器具,功能類似現代儲蓄罐。其名稱源于“滿則撲之”的特性,即存滿後需打破器具才能取出錢币。

二、結構與使用特點

  1. 形制設計:多為罐形或匣形,頂端設細長孔道投币,無出口。
  2. 材質:早期以陶土燒制,部分腹部有小孔便于懸挂。
  3. 取錢方式:需敲碎器具方可取出錢币,強調儲蓄的不可逆性。

三、曆史與文化背景

四、現代演變

當代儲蓄罐雖沿用“撲滿”名稱,但多設計為可重複開啟結構,打破傳統“滿則撲碎”的方式。例如塑料或金屬材質存錢罐,保留投币功能的同時增加取錢口。

示例用法(來自):

“錢要放在撲滿裡,自己保管,不見了不可以再跟大人要。”
古詩雲:“晨光旺,花草香,盼着春色撲滿窗。”(此處“撲滿”作動詞,表“布滿”義,需注意語境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撲滿

《撲滿》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撲”和“滿”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撲”字的部首是手,并且它由5個筆畫組成;“滿”字的部首是水,并且它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

《撲滿》這個詞源于古人們對于舌頭濕潤的感覺的形容。在古代人們認為,舌頭滿滿嗅嘗到美味食物的時候會感到濕潤而撲滿,因此形容舌頭濕潤的感覺為“撲滿”。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也逐漸演化成形容一種美味或滋味豐富的食物。

繁體

在繁體字中,“撲”字和“滿”字的部分字形有所變化,分别為「撲」和「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在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其中的“撲”字書寫形式為「廾勹攵」,而“滿”字書寫形式為「三一水」。

例句

1. 這碗面裡的湯底鮮美撲滿,讓人食欲大增。

2. 他一口咬下去,滿口都是醬汁的濃香,美味撲滿。

組詞

撲撲滿滿、撲滅、滿意、滿足

近義詞

撲爾敏、撲火、滿負荷、滿溢

反義詞

清淡、空虛、不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