憚勞的意思、憚勞的詳細解釋
憚勞的解釋
怕苦怕累。《左傳·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難, 無恤 不敢憚勞。”《晉書·苻堅載記下》:“天生蒸庶,樹之君者,所以除煩去亂,安得憚勞?” 清 李漁 《憐香伴·請封》:“大王有命,微臣不敢憚勞。” 郭沫若 《今昔集·題畫記》:“憂先天下人,為犧何憚勞?”
詞語分解
- 憚的解釋 憚 (憚) à 怕,畏懼:忌憚。憚服。肆無忌憚。過則不憚改。 勞苦,因勞成疾:哀我憚人。 憚 (憚) á 震赫,撼動:憚赫(聲勢浩大)。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勞的解釋 勞 (勞) á 人類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勞動。勞力。勞逸。功勞(功業,成績)。按勞分配。 辛苦,辛勤:勞苦。勞頓(勞累困頓)。勞瘁(勞累病苦)。勞碌(事情多而辛苦)。勞心。疲勞。煩勞。任勞任怨。
網絡擴展解釋
“憚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àn láo,其核心含義是害怕辛苦勞累,不願積極面對工作或挑戰。具體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解釋:
“憚”指畏懼、害怕,“勞”指辛勞、工作。組合後表示因畏懼而逃避勞動或責任,強調缺乏進取心和毅力。
- 近義表達:
可理解為“怕苦怕累”,常用于批評消極怠惰的态度,或自我警示需克服惰性。
二、結構與用法
- 成語結構:
形容詞(憚)+ 名詞(勞),構成主謂關系,直接體現“因害怕而抗拒”的語義邏輯。
- 語境應用: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如古代文獻、文學評論中,現代口語使用較少。
三、例句與文獻引用
- 《左傳·哀公二十年》:“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
(意指危難時不敢逃避責任)
- 郭沫若《今昔集》:“憂先天下人,為犧何憚勞?”
(以反問強調為大局不懼辛勞)
四、延伸理解
- 批判性:
該詞帶有貶義色彩,暗含對消極态度的否定,如《晉書》提到統治者應“除煩去亂,安得憚勞?”。
- 警示性:
也可用于自我鞭策,提醒需勇于面對困難(如的解析)。
總結來說,“憚勞”通過簡潔的構詞,深刻傳達了人性中惰性與責任感的矛盾,具有鮮明的文化批判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近義詞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成語大辭典》等權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憚勞(dàn láo)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對辛勤勞動或困難工作的厭倦和畏懼。它由“心”、“工”和“勞”三個部首組成,共有10個筆畫。憚勞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具有傳統的漢字書寫方式。
在繁體字中,憚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員形狀和現代有所不同,憚勞的古時候寫法為「㫃労」。
以下是憚勞一詞的例句:
1. 我越來越憚勞,沒有了工作的熱情。
2. 這個項目非常困難,大家都望而生畏,憚勞不前。
與憚勞相關的組詞有:勞心苦思、勞神費心、憚怠等。
近義詞有:艱苦、疲憊等。
反義詞有:勤奮、積極等。
希望以上内容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