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備論的意思、備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備論的解釋

(1).詳細叙列。 晉 杜預 《春秋左氏傳序》:“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闕之,以俟後賢。”

(2).詳細論述。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唐 司馬貞 《三皇本紀》:“但古書亡矣,不可備論,豈得謂無帝王耶?” 宋 陳亮 《酌古論三·諸葛孔明下》:“吾憤 孔明 之不幸,故備論之,使世以成敗論人物者其少戒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備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詳細叙列
    指對事物或觀點進行詳盡羅列、系統梳理。例如晉代杜預在《春秋左氏傳序》中提到“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阙之”,意為遇到存疑或錯漏之處,需詳細分析并暫留待考。

  2. 詳細論述
    強調對某一主題的深入探讨。如唐代司馬貞在《三皇本紀》中寫道“不可備論,豈得謂無帝王耶?”,表明因文獻缺失無法全面論證,但不可因此否定史實。

二、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學術或正式文本中,常見于古籍注釋、曆史考據等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叙列”還是“論述”。例如宋代陳亮《酌古論》中“故備論之”即指通過詳細分析表達觀點。

三、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準備辯論”,但此義項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備論(bèi lù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第一個字“備”是由“複”和“貝”兩個部首組成。它有8個筆畫。第二個字“論”是由“言”和“木”兩個部首組成。它有6個筆畫。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中。在繁體字中,“備”和“論”的形狀略有不同。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備”和“論”的寫法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的《說文解字》中,“備”字的寫法為“褒貝從主父刖”,而“論”字的寫法為“聲素方木”。 下面是一些關于“備論”的例句: 1. 他們進行了備論,以準備一場重要會議。 2. 我需要備論一下這個議題,然後才能給出建議。 3. 我們的備論非常詳細,涵蓋了各個方面的觀點。 一些與“備論”相關的詞語包括:準備、讨論、研究等。例如,“備論”可以被替換為“準備”來表達相似的意思。與“備論”相反的詞語是無準備、不讨論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