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弦樂器與管樂器。泛指樂器。亦借指音樂。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高陽王寺》:“入則歌姬舞女,擊竹吹笙,絲管疊奏,連宵盡日。” 唐 杜甫 《贈花卿》詩:“ 錦城 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金 王若虛 《恒山堂記》:“每府僚宴集其上,綺羅照野,絲管沸天,遊人指點咨嗟,邈在仙境。” 清 馮班 《鈍吟雜錄·正俗》:“古人之詩皆樂也,文人或不閑音律,所作篇什,不協於絲管。”
“絲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絲管”指弦樂器與管樂器的合稱,泛指各類樂器,後延伸代指音樂本身。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高陽王寺》:“入則歌姬舞女,擊竹吹笙,絲管疊奏,連宵盡日。”
唐代杜甫在《贈花卿》中化用:“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以絲管代指宴樂盛況。
在文學作品中,“絲管”常被賦予細膩柔美的聽覺聯想,如“絲管之聲”可比喻柔和悅耳的音色。需注意其與現代單純指代樂器的區别,古代語境中更強調音樂與場景的整體交融。
絲管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 "纟" 和 "關",共有6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指用絲繩制成的管狀物體。
在繁體字中,絲管的寫法為「絲管」。
古時候,絲管在漢字書寫中的寫法略有不同,使用的是「絲」的舊字形,即一個豎鈎加上「纟」,表示絲繩;管的舊字形為「⺶丨」,表示管狀物。所以古時候的絲管漢字寫法為「⺶丨絲」。
以下是一些關于絲管的例句:
1. 她把小提琴撥弦時,用絲管将琴弦糾正到正确的音調。
2. 在古代,絲管常用于制作樂器,如絲弦樂器中的琴和箫。
3. 這個傳統樂團使用了絲管演奏了一支古老的曲目。
一些由「絲管」組成的詞語包括:
1. 絲管樂器
2. 絲管音樂
3. 絲管樂團
與絲管近義的詞語有:絲繩、線管、繩子。
與絲管相反義的詞語有:鐵管、木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