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的意思、芬蘭的詳細解釋
芬蘭的解釋
北歐國家。西南臨波羅的海。面積3370萬平方千米。人口5098萬(1994年)。首都赫爾辛基。大部分為丘陵和平原,冰蝕湖泊衆多,有“千湖國”之稱。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極圈内,森林資源豐富。經濟較發達。紙張和紙漿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業也很重要。以産破冰船聞名。
詞語分解
- 芬的解釋 芬 ē 花草的香氣:芬芳。清芬。芬香。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網絡擴展解釋
芬蘭(芬蘭語:Suomi,瑞典語:Finland)是歐洲北部的國家,具體釋義可通過以下維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指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共和國,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首都赫爾辛基。其名稱源自芬蘭語"Suomi",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原始波羅的語"zeme"(土地)相關。
二、地理特征
- 位于北緯60°-70°,東接俄羅斯,西鄰瑞典、挪威,南臨芬蘭灣,國土面積33.8萬平方公裡,約1/3位于北極圈内。
- 冰川作用形成約18.8萬個湖泊,被稱為"千湖之國",森林覆蓋率超過75%。
- 氣候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嚴寒漫長(均溫-14℃至-3℃),夏季短暫溫和(均溫13℃-17℃)。
三、曆史沿革
- 12世紀前為部落社會,後被瑞典統治600餘年。
- 1809年成為俄羅斯帝國下屬的芬蘭大公國,1917年12月6日宣布獨立。
- 二戰期間經曆蘇芬戰争,戰後确立永久中立國地位。
四、社會文化
- 聖誕老人文化發源地,官方認證聖誕老人村位于羅瓦涅米。
- 教育體系全球領先,PISA測評常年名列前茅,實行全民免費教育。
- 社會福利制度完善,2021年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中連續四年蟬聯榜首。
五、經濟特點
- 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人均GDP約5.4萬美元(2024年數據),支柱産業包括信息技術(諾基亞)、林業(全球第二大紙漿出口國)和高端制造業(破冰船産量占全球60%以上)。
- 創新指數全球前十,誕生了Linux操作系統、Angry Birds遊戲等知名産品。
其他釋義
在特定語境下,"芬蘭"可作為形容詞使用,比喻事物美好出色(如"這個設計很芬蘭"),此用法多見于網絡非正式表達。
注:人口數據請以最新統計為準,網頁中1994年數據(509.8萬)已更新至2025年約556萬。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芬蘭 (Fēn lán) 是一個表示芬蘭國家的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芬”是由“艸”和“分”兩個部首構成,表示植物的形狀;“蘭”是由“又”和“兒”兩個部首構成,表示花卉的形态。這個詞語共有10個筆畫。
“芬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時候,人們使用“芬為北方而蘭為陸地”的方式來描述芬蘭的地理位置和特征。這個地名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稱呼。
在繁體中,芬蘭的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漢字中,芬蘭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大體上仍然包含“芬”和“蘭”兩個部分。然而,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已經難以确定。
以下是一個關于芬蘭的例句:“我計劃明年去芬蘭旅行,探索北歐的美麗風景。”
與芬蘭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芬蘭人”、“芬蘭語”、“芬蘭湖”等。
相似意義的詞語包括:“芬蘭*********”、“芬蘭國”等。
與芬蘭相反意義的詞語可能沒有明确的形式,因為它表示的是一個特定地區和國家的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