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芬蘭的意思、芬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芬蘭的解釋

北歐國家。西南臨波羅的海。面積3370萬平方千米。人口5098萬(1994年)。首都赫爾辛基。大部分為丘陵和平原,冰蝕湖泊衆多,有“千湖國”之稱。大部分地區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極圈内,森林資源豐富。經濟較發達。紙張和紙漿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業也很重要。以産破冰船聞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芬蘭(芬蘭語:Suomi,瑞典語:Finland)是歐洲北部的國家,具體釋義可通過以下維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指北歐五國之一的芬蘭共和國,官方語言為芬蘭語和瑞典語,首都赫爾辛基。其名稱源自芬蘭語"Suomi",有學者認為可能與原始波羅的語"zeme"(土地)相關。

二、地理特征

三、曆史沿革

四、社會文化

五、經濟特點

其他釋義
在特定語境下,"芬蘭"可作為形容詞使用,比喻事物美好出色(如"這個設計很芬蘭"),此用法多見于網絡非正式表達。

注:人口數據請以最新統計為準,網頁中1994年數據(509.8萬)已更新至2025年約556萬。

網絡擴展解釋二

芬蘭 (Fēn lán) 是一個表示芬蘭國家的詞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芬”是由“艸”和“分”兩個部首構成,表示植物的形狀;“蘭”是由“又”和“兒”兩個部首構成,表示花卉的形态。這個詞語共有10個筆畫。 “芬蘭”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時候,人們使用“芬為北方而蘭為陸地”的方式來描述芬蘭的地理位置和特征。這個地名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稱呼。 在繁體中,芬蘭的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漢字中,芬蘭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大體上仍然包含“芬”和“蘭”兩個部分。然而,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已經難以确定。 以下是一個關于芬蘭的例句:“我計劃明年去芬蘭旅行,探索北歐的美麗風景。” 與芬蘭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芬蘭人”、“芬蘭語”、“芬蘭湖”等。 相似意義的詞語包括:“芬蘭*********”、“芬蘭國”等。 與芬蘭相反意義的詞語可能沒有明确的形式,因為它表示的是一個特定地區和國家的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