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舒緩平穩地流動。《楚辭·九歌·湘君》:“令 沅 湘 兮無波,使 江 水兮安流。” 唐 杜甫 《雨不絕》詩:“眼邊江舸何怱促,未待安流逆浪歸。”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三九:“滄浪迅風波,無風即安流。”
(2).平穩的流水。 南朝 梁 何遜 《慈姥矶》詩:“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 宋 楊萬裡 《回望黃巢矶之險心悸久之》詩:“若到峽中應更險,卻思峽外是安流。” 元 麻革 《上雲内帥賈君》詩:“安流欣鼓枻,奔浪獨能篙。”
(3).謂安然順流。 晉 陸機 《文賦》:“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4).比喻順利的境況。 明 李東陽 《送顧天錫序》:“君子之處世,汎安流馳坦途者,不足以為難,惟涉患歷難然後可見。”
“安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結合權威資料整理如下:
“安流”由“安定”與“流動”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是平穩、舒緩的狀态,既可指自然現象,也可引申至社會或人生境遇。
舒緩平穩地流動
描述水流緩慢且無波瀾的狀态。
例:《楚辭·九歌·湘君》中“使江水兮安流”,即通過祭祀祈求江水平穩。
平穩的流水
指代本身平靜的水體。
例:南朝何遜《慈姥矶》中“斜日照安流”,描繪夕陽下靜谧的江面。
安然順流而行
強調順應自然或環境的狀态。
例:晉代陸機《文賦》以“浮天淵以安流”比喻文思順暢。
比喻順利的境況
用于形容社會安定或人生順遂。
例:明代李東陽提到“涉患曆難”與“安流”對比,突出逆境與順境的差異。
“安流”也是廣東省五華縣的一個鎮名(屬地理專有名詞),但與本文詞彙含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地理信息,可查閱古籍《楚辭》或地方志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