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對諸佛菩薩無生無滅的法身之稱。《涅槃經·壽命品》:“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嶽珂 《桯史·解禅偈》引 宋 司馬光 《禅門六偈》:“言為百代師,行為天下法,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壞身。”
“不壞身”是一個具有佛教背景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在佛教語境中,“不壞身”特指諸佛菩薩的無生無滅法身,即超越生死輪回、永恒不滅的佛性本體。這一概念源自佛經,如《涅槃經·壽命品》提到“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強調其堅固不壞的特性,常與“金剛”連用(如“金剛不壞身”),象征佛法不可摧毀的力量。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提到該詞被引申為身體健康、不易生病的祝願語,例如“希望你保持不壞身”。但此用法缺乏經典文獻支撐,可能為現代口語中的比喻性表達。
建議在正式語境中優先采用佛教術語定義,日常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屬于引申義。
《不壞身》是一個成語,指身體非常健康,不易生病。它形容人體強健、抵抗力強,能夠長時間保持健康狀況。
《不壞身》的拆分部首為“一口土”,部首為一,字形為口土。
它的總筆畫數為11,可以拆分為左右結構(一口),具體原理為:一(1畫)+ 口(3畫)+土(4畫)=11畫。
《不壞身》的來源可以追溯至《莊子·老子》一書,形容人體健康是保持道德修養與内心平和的重要表現。
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不壞身》。
古時候,《不壞身》的寫法稍有不同,它寫作《不壞身》。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根據繁體字的寫法轉換為簡體字的結果。
1. 她每天堅持運動,保持身體健康,真是個不壞身的人。
2. 爺爺身體一直很棒,快八十歲了,還像個不壞身的人。
1. 壞:不好、不正常、不完整的意思。
2. 壯身:強壯的身體。
3. 身體:人體的總稱。
1. 強健:強壯、健康的意思。
2. 健美:健康、美麗的意思。
3. 強壯:身體強健、有力的意思。
1. 壞病:疾病、不健康的意思。
2. 倦怠:疲倦、無精打采的意思。
3. 虛弱:體力或精力不足、弱小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