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身心的意思、身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身心的解釋

(1) [body and mind]∶肉體和精神

身心健康

(2) [mind]∶心思,精神

身心恍惚

(3) [integrity;moral character]∶指人的品德修養

而非是者,雖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層己焉而不可得也。——清· 劉開《問說》

詳細解釋

(1).身體和精神。 唐 翁洮 《夏》詩:“身心已在喧闐處,惟羨 滄浪 把釣翁。” 元 張養浩 《水仙子》曲:“山隱隱煙霞潤,水潺潺金玉音,因此上留住身心。” 老舍 《女店員》第三幕:“我熱愛勞動,鍛煉身心。”

(2).心思;精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難覩 鶯鶯 面,更有甚身心,書幃裡做功課!”《金6*6*梅詞話》第八回:“隻覺得神思不安,身心恍惚。”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四章:“﹝ 周大勇 ﹞身心沉浸在一種莊嚴的向往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身心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身心”是漢語中一個複合詞,包含“身體”與“心理/精神”的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身心”指個體的身體(生理)與心理(精神)兩個維度的整體狀态。其核心在于強調人的健康需同時關注肉體機能與精神活動,二者相互關聯、不可分割。

二、分項解析

  1. 身體層面(“身”)
    指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包括無疾病、器官功能完善、體力充沛等。例如:

    • 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可增強身體素質;
    • 良好的睡眠幫助身體恢複。
  2. 心理層面(“心”)
    涵蓋情緒、認知、社會適應等方面,如:

    • 情緒穩定,能應對壓力;
    • 具備積極的人際關系與自我認知。
      心理學家英格裡希指出,心理健康需“適應環境并發展潛能”。

三、維護方法

四、文化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沈從文《八駿圖》,例句“因為他自以為是個身心健康的人”。古籍如清代劉開《問說》也用“身心性命”強調身體與精神對生命的重要性。

五、延伸意義

“身心”還可指品德修養(如“身心正直”)或專注狀态(如“身心投入工作”)。現代社會常通過“身心靈”概念,探讨身體、心理與精神三者的互動關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維護方法或文化典故,可參考相關健康指南或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身心

身心是一個詞彙,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和心理。身體包括肉體、五官、四肢等物質方面的存在,而心理則指的是内心、思想、情感等精神方面的存在。

拆分部首和筆畫

身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身體,下面是四個手邊,表示四肢。心字的上面是一橫,表示心髒,下面是三點,表示人的膽量。身字的部首是自身,心字的部首是心。

來源

身字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心字最早出現于金文。由于人的身體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将這兩個字合起來形成了“身心”一詞。

繁體

繁體字中,在“身”字的上部多了一個“肉”字,表示身體的肉體部分。在“心”字的下部多了一個“忄”字,表示内心的思想感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身字的上半部分是“自”,下半部分是“從”,形似自己在四方中行走的樣子。心字的上半部分是“忄”,下半部分是“内”,形似一個人的内心活動。

例句

1. 身心健康是人們追求的目标之一。 2. 好的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身心發展。 3. 工作壓力過大會對身心健康産生負面影響。

組詞

身體、心理、身心健康、身心疲憊、身心調節、身心舒展等。

近義詞

身心可以和心身、精神結合起來使用,表示相同或類似的意思。

反義詞

身心的反義詞沒有一個精确的對應詞彙,但可以用到思想與物質、内在與外在等概念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