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線的意思、紅外線的詳細解釋
紅外線的解釋
[infrared ray] 在電磁波譜中,波長介于紅光和微波間的電磁輻射。它不能引起視覺,但有顯著的熱效應,可以用溫差電偶、光敏電阻或光電管等儀器來探測
詳細解釋
一種波長比可見光線長的電磁波。在光譜上位于紅色光的外側,波長由0.3毫米到7700埃。能使特制的膠片感光,穿透雲霧的能力比可見光強。具有很強的熱能,工業上用來做烘烤的熱源,又用于探測、醫療、通信、攝影等。
詞語分解
- 紅的解釋 紅 (紅) ó 像鮮血的顔色:紅色。紅葉。紅燈。紅塵。紅包。紅燒。紅潤。紅豔豔。紅口白牙。紅繩系足(舊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緣)。 象征順利或受人寵信:紅人。紅運。紅角(?)兒(受觀衆歡迎的演員)。走紅。
- 外線的解釋 ∶在有電話分機的地方稱對外通話的線路請接外線 ∶包圍敵方态勢的作戰線外線作戰詳細解釋.處于對敵包圍形勢的作戰線。 毛 * 《論持久戰·犬牙交錯的戰争》:“抗日戰争是整個處于内線作戰的地位的;但是主力
專業解析
紅外線是波長介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輻射,其頻率範圍約為430 THz至300 GHz,對應真空中波長為700納米至1毫米。該名稱源于其波長位于可見光紅色光譜外側的特性。
從物理特性看,紅外線具有顯著的熱效應,能夠被物體吸收後轉化為分子動能,這種特性被廣泛應用于熱成像技術。其穿透能力因波長而異,長波紅外線(8-15微米)可穿透雲霧,短波紅外線(0.76-3微米)則易被大氣吸收。
主要應用領域包括:
- 醫療領域:用于理療設備促進血液循環(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軍事偵察:夜視儀利用目标物輻射的紅外線進行夜間觀測(引自《辭海》第七版)
- 通信技術:電視遙控器采用近紅外波段傳輸信號(源自《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 工業檢測:通過紅外熱像儀檢測設備發熱異常(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
與可見光相比,紅外線具有更強的穿透非金屬材料能力,但無法穿透金屬物質。其發現可追溯至1800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通過棱鏡分光實驗觀測到的"不可見熱射線"(引自《科學技術史年表》2020版)。
網絡擴展解釋
紅外線是波長介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屬于不可見光。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 波長範圍:紅外線波長在0.76微米至1毫米之間,頻率為0.3THz~400THz。
- 發現曆史:由英國科學家赫歇爾于1800年通過棱鏡分光實驗發現,因位于紅光外側而得名。
二、物理特性
- 熱效應:紅外線具有顯著的熱效應,能夠被物體吸收并轉化為熱能,常用于加熱與理療。
- 穿透性:可穿透雲霧,適用于遙感、通信等領域。
- 普遍性:所有溫度高于絕對零度(-273.15℃)的物體均會輻射紅外線,屬于熱輻射。
三、分類
按波長可分為:
- 近紅外線(0.76~3μm):用于通信、遙控設備。
- 中紅外線(3~30μm):應用于分子光譜研究。
- 遠紅外線(30~1000μm):醫療領域常用,如促進血液循環、消炎鎮痛。
四、主要應用
- 醫療:遠紅外線用于治療慢性疼痛、炎症,具有無創、無副作用的特點。
- 工業:熱成像檢測、材料幹燥、無損檢測等。
- 生活:遙控器、夜視儀、安防監控。
- 科研:天文觀測、分子結構分析。
五、補充說明
紅外線的能量公式可表示為:
$$
E = h
u
$$
其中( h )為普朗克常數,(
u )為頻率,體現其電磁波本質。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應用案例,可查看搜狗百科、百度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愛棠白鵲逋累乘驵存勞殆危大儉彈指之間大廈東京斷織之誡頓教二姬放哨附圖附奏鲠切恭顯過氧寒鳴溷辱活眼檢察官奸膽近屬盡言機思舊名看冷暖課罰科須亮詧廪增命盜案鳥膏女兒節片鴻飄茵辟空迫筰潛能輕徐棄遣遒越散商生龍活虎屬實梳妝打扮四皓鎖铨蘇塗燙剪歎慕拖紳蝸量五部嗚噜憲意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