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齎裝的意思、齎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齎裝的解釋

1.攜帶行裝。 宋 歐陽修 《送方希則序》:“後數日,齎裝具舟,泛然東下。”

2.資裝;行裝。《宋史·食貨志下八》:“行旅齎裝,非有貨币當算者,無得發篋搜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齎裝(jī zhuāng)是漢語古語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形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齎"為形聲字,從貝齊聲,本義指持送財物,《說文解字》釋為"持遺也",在《周禮·外府》中已有"齎賜予之財用"的記載。"裝"指行裝、資裝,二字組合後引申為"攜帶行裝"或"贈送財物裝具"的雙重含義。

二、文獻用例

  1. 行旅語境:明代《警世通言》卷十一載"齎裝遠遊",此處指整理行裝遠行。
  2. 禮儀饋贈:《新唐書·禮樂志》記載"齎裝帛",特指用于禮儀場合的財物饋贈。
  3. 佛教典籍:《高僧傳》中"齎裝赴會"的表述,反映宗教活動中的物資準備。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研究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版)第12冊第273頁,或《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酉集第89頁的權威解釋。網絡查詢可訪問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數據庫(www.yyysd.cn),但需注意古籍電子化版本可能存在釋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關於「齎裝」的詞義解釋,綜合古代文獻及相關考證,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攜帶行裝
    指出行時隨身攜帶衣物、行李等物品的行爲。
    例證:宋代歐陽修《送方希則序》中「後數日,齎裝具舟,泛然東下」,描述友人整理行裝、乘船東下的場景。

  2. 指行裝本身
    引申爲旅途所需的物資裝備,即「資裝」。
    例證:《宋史·食貨志》記載「行旅齎裝,非有貨幣當算者,無得發篋搜索」,強調官府不得隨意搜查旅客的隨身行李。


二、語源與使用特點


三、注意事項

需區分「齎裝」與「資裝」的細微差異:前者強調「攜帶」動作,後者更偏向「物資」本身。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史》原文或歐陽修文集。

别人正在浏覽...

白俄羅斯人白礬樓白也标參碧辂閉息曹聚詞牌叢冢翠麓大婁山脈刀麻兒稻粟大智驔骖丁家艱傅粉高擡明鏡共同訴訟果且後人黃垆之痛禍福同門鑒明金珰大畹經編荊棘滿途進占雞犬皆仙急棹舉首開大肯構肯堂老草兩立鸾钗倫質律管門戶之見悭悋青琅玕确商如火如荼三庶三條慎終如始收禁說到大天松弛踏訪帑庫淘渲僮娃文錦迕犯銜碑險惡下塞上聾下網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