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諺語。謂習慣勞作的人,乍處安閑則易緻病。
"田父可坐殺"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現結合漢語詞典釋義及文獻考據解析如下:
"田父"指種田的老農;"坐殺"意為因久坐不動而衰亡。字面指農民若長期不勞作便會喪失生存能力。
比喻人若安于現狀、怠惰無為,即使原本強健也會逐漸衰敗,強調勤勞與進取的必要性。
來源:《漢語大詞典》(1993年版)卷6,第148頁
此成語典出《呂氏春秋·士容論》:
"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産約,其産約則輕遷徙……田父可坐殺也。"
——意為百姓若棄農從商(舍本逐末),資産雖易轉移,但如同農夫不耕則必衰亡。
文獻參考:《呂氏春秋譯注》(張雙棣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反映古代中國"以農為本"的思想,将勤勞耕作視為立身之本。
暗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辯證觀,與《孟子》"勞心勞力"說相呼應。
來源:北京大學《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2006年)
例證:《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20年修訂版)
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
"田父可坐殺:謂農夫不事耕作,則無以自存。"
收錄于卷6第148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學術研究
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坐"字條引此例,強調"坐"的"因……緻禍"古義(第4版,第512頁)。
該成語以農耕文化為基底,揭示"懈怠緻衰"的普世哲理,其價值在現代社會仍具警示意義。學術引用建議優先依據《漢語大詞典》《呂氏春秋》原典及權威注釋本。
“田父可坐殺”是一個古代諺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将“坐殺”曲解為“安坐殺人”,屬于望文生義,與原始語境不符,需以《列子》等經典文獻為準。
(參考來源:、2、3、7)
暗室私心苞并崩籍碧雞碧甖采拾常行吵鬧除外蹙沸戴高帽點驗吊棒短乏斷纖乏人豐貌膹炙改步改玉貢珍國律蚶醬紅與黑懷子家爺積過荊钗饑年決嫌局囿鲲鱗老悴犁铧令範麗徒六尺馬陸離光怪忙亂茫漠鳴高陌路諾已平川千金買賦箝默洽色劬祿仁丹胡三塗山核桃差着一槅兒山區十裡洋場書名號順承叔援嫂溺蜀轸太一家五花官诰小押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