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貢珍的意思、貢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貢珍的解釋

進貢的珍寶。 漢 班固 《東都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貢珍是古漢語複合詞,由“貢”與“珍”二字構成,其核心含義指進獻珍寶或稀有貴重之物,多用于古代臣屬向君主呈獻貢品的語境。以下從詞義、用法及文化背景分述: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為“獻功”,《說文解字》釋:“貢,獻功也。”引申為進獻物品給君主或朝廷,如《尚書·禹貢》記載九州物産進獻天子的制度。

  2. 指稀有寶貴的物品,《說文解字》注:“珍,寶也。”涵蓋珠玉、奇獸、異産等,如《鹽鐵論》所言“遠方珍物”即屬此類。

    二字合成“貢珍”,強調以珍寶為貢品的行為,如《後漢書》載“南海獻貢珍”,指進獻地域特産中的稀有之物。

二、曆史語境與文化内涵

古代“貢珍”是等級禮制與政治從屬的象征。據《周禮》,諸侯需按爵位高低定期進獻玉帛、珍玩,體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統治秩序。例如:

三、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貢珍”為“進獻珍寶”,引《文選·張衡〈東京賦〉》“藩國奉聘,要荒來質,具惟帝臣,獻琛執贽”佐證,體現四方來朝的貢珍禮儀。

  2. 《古代漢語詞典》

    強調其動賓結構,指“向君主進獻珍異之物”,屬古代政治經濟制度範疇。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今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或仿古表述,如“海上絲綢之路的貢珍貿易”(《中外關系史論叢》),用以描述古代中外物質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來源

  1.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2. 《鹽鐵論校注》(王利器校注,中華書局)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4.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5. 《中外關系史論叢》(社科文獻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貢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貢珍”指進貢的珍寶,即古代臣民或屬國向朝廷獻納的珍貴物品。拼音為gòng zhēn。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班固的《東都賦》:“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
(翻譯:天子接收四海的版圖典籍,接受萬國進獻的珍寶。)


三、用法與擴展

  1. 詞語性質
    多數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将其定義為普通詞語,強調“進貢”與“珍寶”的結合。

  2. 成語化解釋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将其視為成語,解釋為“奉獻珍貴之物”,并延伸出“形容個人或組織無私貢獻寶貴資源”的寓意。


四、例句與使用場景


五、相關辨析


“貢珍”本義聚焦于古代進貢制度,現代可引申為重要貢獻。需注意其作為普通詞語與成語用法的差異,具體語境中需結合權威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鳌鳴鼈應鳌掖榜汰閉壁兵役制度逼照蒼忙鏟車長引城牆陳宿刁詞笃疴浮炭付諸高聳入雲廣陌珪珙還水韓獹逐塊架挂季風矜誇淩上救護員距躍類祭曆官理義龍骧論高寡合樠木馬台棉桃木渎木吾木香濘滑弄鬼妝幺漚田平空七打八芹泥窮儉任脈戎疾榮聲耍猴兒霜氣熟化書劍恩仇錄輸謝送從湯盞霆雷晩市屋下蓋屋線絡子纖茸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