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嫂溺于水,小叔可親手援救。古禮謂“男女授受不親”,但在特殊情況下則可破例不避嫌疑。語出《孟子·離婁上》:“﹝ 淳于髡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二出:“論男女席不沾……我替爺呵,似叔援嫂溺難辤手。”
“叔援嫂溺”(或作“嫂溺叔援”)是一個源自《孟子》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指在特殊情況下應靈活變通,不拘泥于常規禮法。例如嫂子溺水時,小叔子可打破“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去施救,體現緊急情況下的權宜之策。
出自《孟子·離婁上》:
淳于髡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乎?”
孟子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孟子強調,禮法需因時制宜,緊急情況下救人優先于教條。
如需進一步探讨儒家權變思想,可參考《孟子》原文或相關注釋。
《叔援嫂溺》是一個四字成語,形容叔叔在危難時刻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嫂嫂脫離困境的故事。這個成語也常用來比喻親戚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懷。
《叔援嫂溺》的四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叔援嫂溺》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在《紅樓夢》中,寶玉因為虐待薛寶钗而引發了一場洪水,薛寶钗陷入水中無法自救。叔叔賈政得知後,毫不猶豫地跳入水中,救起了嫂嫂。這個情節被後人引申為親戚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懷的象征。
《叔援嫂溺》的繁體字為「叔援嫂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些變化。《叔援嫂溺》這個成語古時候的寫法如下:
叔:叔的古字形為「又」,即「又」字加上一條橫折。
援:援的古字形為「爫」,即「手」字與「爪」字的合寫。
嫂:嫂的古字形為「女敖」,即「女」字旁邊加上「敖」字。
溺:溺的古字形為「熱氵」,即「熱」字旁邊加上「氵」字。
以下是使用《叔援嫂溺》成語的例句:
他們之間充滿着親情,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總是能夠互相叔援嫂溺。
與《叔援嫂溺》相關的其他成語組詞有:
與《叔援嫂溺》意思相近的成語有:
與《叔援嫂溺》意思相反的成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