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軍的意思、北伐軍的詳細解釋
北伐軍的解釋
指北伐戰争時期的國民革命軍。 郭沫若 《北伐途次》小引:“在這兒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軍進攻 武昌 時的事情。”
詞語分解
- 北的解釋 北 ě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國
網絡擴展解釋
北伐軍是中國近代史中的重要軍事力量,其核心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北伐軍是1924年至1928年期間,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旨在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實現國家統一。其正式名稱為“國民革命軍”,初期分為八個軍,後調整為四個集團軍。
二、曆史背景
- 成立背景:1924年國共合作後,孫中山在廣州組建北伐軍,整合地方武裝,提出“打倒列強除軍閥”的政治主張。
- 組織架構:國民政府取消地方軍名目,統一整編為國民革命軍,并在軍、師級單位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周恩來、林伯渠等共産黨人曾擔任黨代表。
三、軍事行動與影響
- 北伐戰争(1926-1928):
- 目标:推翻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等勢力,統一全國。
- 關鍵戰役:汀泗橋、賀勝橋戰役中,葉挺獨立團作為先鋒表現突出,極大鼓舞士氣。
- 成果:基本消滅直系軍閥主力,1928年東北易幟後,南京國民政府實現形式上的統一。
四、成功原因
- 國共合作:兩黨在政治、軍事上密切配合,共産黨人深入基層動員民衆。
- 民衆支持:北伐軍紀律嚴明,宣傳“反帝反封建”,獲得廣泛社會支持。
- 軍事改革:采用新式戰術與武器,強化軍隊組織與訓練。
五、後續發展
1927年國共分裂後,北伐軍内部矛盾加劇,但軍事行動仍持續推進至1928年,最終結束北洋政府統治。
如需更詳細的時間線或戰役細節,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北伐軍是指曆史上中國*********領導的軍隊,在北方進行反對軍閥混戰的運動。下面來逐一回答你的問題:
1. 北伐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北伐軍指的是在中國近現代曆史上,中國*********領導下的軍隊,為了統一中國,推翻軍閥混戰進行的一次軍事運動。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北(辶部,5畫)+ 伐(人部,6畫)+ 軍(冖部,9畫)
3. 來源:
北伐軍一詞最初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國近代曆史上辛亥革命後的*********武裝。
4. 繁體:
北伐軍(繁體字)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北伐軍的寫法與現代漢字相比沒有太大變化。
6. 例句:
北伐軍憑借強大的火力和組織能力,成功推翻了一些地方的軍閥政權。
7. 組詞:
北伐戰争、國共内戰、抗日戰争等。
8. 近義詞:
抗戰軍隊、中國*********軍隊。
9. 反義詞:
軍閥部隊、敵對勢力。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你的要求。如果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繼續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