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兵的意思、點兵的詳細解釋
點兵的解釋
[gather and review sol***rs] 指召集并檢閱即将或準備出征的士兵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樂府詩集·木蘭詩》
詳細解釋
(1).征調丁壯。《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之一》:“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唐 杜甫 《新安吏》詩:“客行 新安 道,喧呼聞點兵。”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又籍 陝西 河東 民為鄉兵弓手,時天下久承平,忽聞點兵,民情驚擾。”
(2).檢點兵馬。《資治通鑒·梁武帝大同三年》:“丞相 歡 欲收兵更戰,使 張華原 以簿歷營點兵。”《秦併六國平話》卷下:“ 王賁 點兵,折了萬餘人。”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難胡應,又不曾親到沙場看點兵。”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餘數定理是 中國 首創。據說大軍事家 韓信 曾經用它來點兵。”
(3).比喻點名分派任務。《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潞安縣中蘇友好集體農莊的成長》:“這就克服了‘派工亂點兵,做活一窩蜂’的現象,大大提高了莊員的勞動積極性。”
詞語分解
- 點的解釋 點 (點) ǎ 細小的痕迹或物體:點滴。斑點。點子(a.液體的小滴,如“水點點”;b.小的痕迹,如“油點點”;c.打擊樂器演奏時的節拍,如“鼓點點”;d.主意,辦法,如“請大家出點點”;e.最能說明問
- 兵的解釋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勝利)。 戰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與軍事或戰争有關事物的統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争的争端
網絡擴展解釋
“點兵”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召集并檢閱士兵
最初指古代軍事活動中對軍隊的召集與檢閱,常見于戰争或出征前的準備。例如《木蘭詩》中“可汗大點兵”,即指大規模征調士兵。杜甫《新安吏》的“喧呼聞點兵”也描述此場景。
二、詳細解釋
-
曆史背景
- 軍事檢閱:古代将領通過“點兵”确認軍隊人數和狀态,如《資治通鑒》記載的“點兵”用于統計戰場兵力。
- 征調丁壯:如宋代司馬光《涑水記聞》提到“點兵”引發民情驚擾,反映戰時強制征兵的現象。
-
成語引申
- 隨機抽樣:源自軍隊隨機抽取士兵木牌統計人數的做法,後引申為“以部分代表整體”的方法。例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中的數學問題(中國剩餘定理)。
-
現代引申義
- 任務分派:如20世紀農村集體勞動中“派工亂點兵”的比喻,指無計劃地分配工作。
三、典型用例
- 文學作品:
《木蘭詩》《新安吏》等古詩通過“點兵”展現戰争背景。
- 數學領域:
“韓信點兵”問題成為數論中同餘問題的代稱。
四、總結
“點兵”從軍事術語演變為涵蓋檢閱、征調、統計、分派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演變過程反映了語言與曆史文化的深度關聯。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樂府詩集》《資治通鑒》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點兵》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點兵是指統計、選派士兵的意思,通常用于軍事行動和組織管理領域。在軍隊中,點兵是一個重要的程式,用來确保人員編制的準确性和士兵的合格性。它可以确保每個部隊都有足夠數量和合適能力的士兵。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點兵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點”和“兵”。
- “點”字的部首是“卩”,總共有五畫。
- “兵”字的部首是“八”,總共有七畫。
來源和繁體
點兵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軍事制度。在古代,點兵是用一根竹籤在人名上或家住地标上刺印來記錄和确認兵員的一種方法。而繁體字“點兵”在形狀上與簡體字相似,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一些差異。就“點兵”來說,字形相對繁複,結構複雜。每個字都有很多筆畫和連接部分,形象描繪了這個詞的含義和來源。
例句
1. 軍隊将進行一次點兵,以确定士兵的組成和數量。
2. 點兵是确保軍隊編制的重要步驟。
3. 這個部隊的點兵工作已經完成,現在可以開始行動了。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點數、點名、點陣
近義詞:揀選、篩選
反義詞:解散、散兵遊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