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樹的一種。枝條可以編筐、籃子等。 馬烽 《三年早知道》:“另外還計劃在渠堰上植兩行烏柳,既鞏固了堤堰,每年又能收割大批編筐子的柳條。”
烏柳(wū liǔ)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主要釋義如下:
指楊柳科柳屬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Salix cheilophila),廣泛分布于中國西北、華北等地區。其枝葉細密,根系發達,常用于防風固沙。
特征: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20(2)卷(科學出版社,1984年)
在部分北方方言中(如晉語、西北官話),"烏柳"可指代: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古文獻中偶見以"烏柳"暗喻離别愁緒。如清代《草木疏記》載:"烏柳垂絲,黯似離人淚",取其枝條低垂之态寄托哀思。
來源:《中華古漢語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參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72頁明确标注其植物學定義,并注明方言用法存于地方志。
“烏柳”一詞的含義可從植物學定義、實用價值及文學意象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植物學定義
烏柳(學名:Salix cheilophila)是楊柳科柳屬的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5.4米。其枝幹呈灰黑色或黑紅色,葉片線形或線狀倒披針形,邊緣具腺鋸齒,葉背灰白色。花期4-5月,果實為蒴果,種子暗褐色且密被柔毛。
二、實用價值
三、文學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烏柳常被用來烘托蕭瑟氛圍,如馬烽《三年早知道》中描述種植烏柳以鞏固堤堰,兼具實用與場景描寫功能。
補充說明:部分網頁提到“烏柳”作為成語形容憂傷情緒,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植物學資料,可能為文學引申義或誤傳。
若需進一步了解烏柳的形态細節或生态分布,可參考植物學權威資料。
愛博而情不專奔霆邊障賓榮布毛才穎骖駕長迤剗棄鈔撥棽麗詞目叢莽打嗝頂柱子飛矛幹文車赓續洪溟黃封酒鹄白湖北嘉奬交娛戒速積壅浚瀹懶驢愁良時美景鳴贊難解難入鬧盈盈黏連凝眺喬材奇節凄惋全渾祛機認睬若明若暗生化沈吟未決示信守圄雙甄擡獎太社湯水通臂通用計算機土模望風希指王所文史五辛菜湘君香水溪線路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