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絕的意思、蕪絕的詳細解釋
蕪絕的解釋
廢棄隔絕;荒蕪斷絕。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絶兮異域。” 唐 杜甫 《故右仆射相國曲江張公九齡》詩:“波濤良史筆,蕪絶 大庾嶺 。” 明 陳恭尹 《送李巷水兼寄相如》詩:“古道今蕪絶,吾鄉尚有人。”
詞語分解
- 蕪的解釋 蕪 (蕪) ú 草長得雜亂:荒蕪。蕪城(田地荒蕪長滿亂草的舊城)。 亂草叢生的地方:平蕪。 喻雜亂(多指文辭):蕪雜(雜亂,沒有條理)。蕪詞。蕪劣(雜亂拙劣)。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絕的解釋 絕 (絶) é 斷:絕種。絕緣。絕嗣。絕情。絕迹。斷絕。杜絕。滅絕。空前絕後。 盡,窮盡:絕命。絕望。絕境。絕棋。氣絕。 極,極端的: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 獨特的,少有的,沒有人能趕上的:絕色
網絡擴展解釋
“蕪絕”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事物因荒廢、斷絕而呈現的衰敗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蕪絕(wú jué)指廢棄隔絕、荒蕪斷絕的狀态,常用來形容土地、道路或文化等因長期無人管理或外部因素導緻的荒廢現象。
二、詞義解析
- “蕪”的含義
- 本義為雜草叢生,引申為荒廢、雜亂,如“荒蕪”“蕪雜”。
- “絕”的含義
- 組合詞義
- 二者結合後,強調因荒廢或外部原因導緻事物徹底斷絕的狀态,如土地荒廢、道路廢棄等。
三、文學用例
- 南朝江淹《恨賦》
“望君王兮何期,終蕪絕兮異域” —— 表達對故土荒蕪隔絕的哀歎。
- 唐代杜甫詩作
“蕪絕大庾嶺” —— 描述大庾嶺因戰亂或疏于治理而荒廢。
四、應用場景
- 自然景觀:形容無人打理的荒野、廢棄的田園。
- 文化領域:指失傳的技藝或斷絕的傳統。
- 抽象概念:如“古道蕪絕”,隱喻人際關系的疏離。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荒廢、斷絕、湮滅。
- 反義詞:繁榮、興盛、延續。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可參考、3中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蕪絕 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蕪絕》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草木繁茂的地方被砍伐或災害摧毀,變得荒蕪一片。它的拆分部首是⺾(艸)和⼀(一),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蕪絕》這個詞的意思最早出現在《莊子·養生主》篇:“廣袤之田,薄鹵之國,蕪絕之野,無植無蔓,賴其天生萬物!” 這句話意味着當土地草木茂盛時,才能有豐富的生命力。
繁體
《蕪絕》的繁體字為「蕪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蕪絕」。
例句
1. 這片土地經過了數年的戰亂,如今已經成為了蕪絕之地。
2. 那座城市經曆了一場大火,如今變成了一片蕪絕。
組詞
1. 荒蕪
2. 草木蕪蕪
3. 荒涼
4. 荒廢
近義詞
1. 荒蕪
2. 荒涼
3. 荒廢
4. 荒漠
反義詞
1. 繁華
2. 茂盛
3. 富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