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格陵蘭的意思、格陵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格陵蘭的解釋

[Greenland] 世界最大島。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面積2175600平方公裡,人口5.4萬(1987)。主權屬丹麥王國。首府戈特霍布

詳細解釋

丹麥屬地。在北美洲東北部,臨大西洋和北冰洋。面積21756萬平方千米,為世界第一大島。人口55萬(**)。首府戈特霍布。全島4/5在北極圈内,氣候嚴寒。85%的面積被冰層覆蓋,冰層平均厚約1500米。居民大多以漁獵為生。農礦業重要。1979年5月實行内部自治。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格陵蘭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格陵蘭”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名稱含義

  1. 詞源
    “格陵蘭”(Greenland)源于丹麥語“Grønland”,字面意為“綠色的土地”。
    這一名稱由10世紀維京探險家埃裡克·索瓦爾德森(綽號“紅胡子埃裡克”)所取。他因殺人罪被流放後,為吸引移民定居,将這片冰雪覆蓋的土地命名為“綠色之地”,以美化其環境。

  2. 名稱與現實的對比
    盡管名稱充滿生機,但格陵蘭約80%的面積被冰蓋覆蓋,年平均溫度低至-30℃,是僅次于南極的“寒極”。


二、地理特征

  1. 地理位置與面積
    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東北部,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面積約216.6萬平方公裡,為世界最大島嶼。
    全島約4/5區域位于北極圈内,海岸線長達3.5萬公裡。

  2. 自然環境
    冰層平均厚度約1500米,儲存了全球30%的淡水。僅南部少數地區有短暫夏季,可生長低矮植被。


三、政治與行政

  1. 歸屬與自治
    格陵蘭是丹麥王國的自治領地,擁有内政自治權,但外交、國防等事務由丹麥負責。首府為努克(Nuuk,舊稱戈特霍布)。

  2. 人口與文化
    總人口約5.6萬(2025年數據),主要為因紐特人和丹麥裔居民,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一。


四、曆史背景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相關詞典條目或地理文獻(如滬江詞典、搜狗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陵蘭的意思

格陵蘭(Gélǐnglán)是指位于北大西洋的一個島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洲本土島。格陵蘭島屬于丹麥王國,其居民以伊努伊特人為主,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吸引了衆多遊客。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格陵蘭的部首是“土”和“阝”,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格陵蘭”這個詞來源于北歐語言,最早可以追溯到丹麥的維京人時代。在維京人的探險和殖民活動中,他們發現了這片美麗的島嶼,并将其命名為格陵蘭。

繁體

格陵蘭的繁體字為「格陵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格陵蘭可以用「柳」和「闌」表示。

例句

1. 我計劃明年去格陵蘭旅遊。

2. 格陵蘭的冰川景色壯觀。

組詞

1. 格陵蘭島(Gélǐnglándǎo)

2. 格陵蘭海(Gélǐnglánhǎi)

3. 格陵蘭民族(Gélǐnglán mínzú)

近義詞

北美洲(Běi měi zhōu,North America)

反義詞

南極洲(Nán jí zhōu,Antarctica)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