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镌琢的意思、镌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镌琢的解釋

(1).雕刻。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制作壯麗,鐫琢精巧,無與倫比。”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熙寧 八年, 陳州 大霜,城内外數裡間,厚冰上皆有綾紋隱起,如鐫琢,髣髴成攀枝孩兒。”

(2).比喻品德的砥砺或詩文的修飾。 唐 杜牧 《朱叔明授武衛大将軍制》:“屢下詔書,誥誡深切,豈知頑昧,不可鐫琢。” 宋 蘇轼 《江瑤柱傳》:“ 閩 越 素多士人,聞 媚川 之來,甚喜,朝夕相與探讨,又從而鐫琢之。”《宣和書譜·岑宗旦》:“﹝ 岑宗旦 ﹞作詩,以意為主,不在鐫琢語言而已,故若渾金璞玉,見者知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镌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本義:雕刻

指對玉石、器物等進行精細的雕刻加工。例如:

二、比喻義:修養與修飾

  1. 品德的砥砺
    指通過磨煉提升個人修養。如唐代杜牧在诏書中批評某人“頑昧不可鐫琢”,暗喻其品性難以教化。
  2. 詩文的雕琢
    表示對文學作品的精心推敲與潤色。宋代蘇轼在《江瑤柱傳》中提到,文人們常對文章“朝夕相與探讨,又從而鐫琢之”。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镌琢

镌琢(juān zhu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表示精心雕琢、打磨、修飾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言行、事物的外表、藝術品的制作等。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長部首為“金”(jīn),表示與金屬相關的事物;刀部首為“刂”(dāo),表示與刀劍相關的事物。

镌琢的總筆畫數為24畫,其中長部部分有13畫,刀部部分有11畫。

“镌琢”的來源比較複雜。镌的本義是雕刻,琢的本義是磨。合起來就是通過雕刻和磨刻,來進行精心修飾的意思。

繁體字“鐫琢”也是常見形式,基本意思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镌琢在古代寫作“勸妥”。兩個字形分别為“勸”的“勸”與“妥”的“託”。

一些常用的例句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

1. 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将作品镌琢得無可挑剔。

2. 每個細節都經過了镌琢,使得整個建築物看起來非常精緻。

3. 這首詩是他經過反複镌琢才完成的,每個字句都涵蓋着深刻的思考。

一些與镌琢相關的組詞有:琢磨、琢玉、琢磨不定。

與镌琢近義的詞彙有:打磨、雕刻、裝飾、潤飾。

與镌琢反義的詞彙有:簡單、樸素、粗糙、原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