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黼的意思、衮黼的詳細解釋
衮黼的解釋
衮衣黼裳。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禮服。 元 王構 《翰林承旨姚樞贈谥制》:“肆朕纂承之始,於公簡旌之深,槐序延登,衣仍衮黼。”
詞語分解
- 衮的解釋 衮 ǔ 古代君王等的禮服:衮服。衮衣。衮冕。華衮(色彩絢麗的官服)。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號:
- 黼的解釋 黼 ǔ 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黼座(帝王的寶座)。黼黻(a.古代禮服所繡的花紋;b.喻華麗的辭藻)。黼藻(指華美的辭藻)。 筆畫數:; 部首: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衮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特定身份人物的服飾,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衮黼(拼音:gǔn fǔ,注音:ㄍㄨㄣˇ ㄈㄨˇ)指古代帝王或上公(高級官員)所穿的禮服,由“衮衣”和“黼裳”兩部分組成。其中:
- 衮:指繡有龍紋的華貴禮服,象征尊貴地位;
- 黼:指黑白相間的斧形花紋,常用于禮服裝飾,代表權威。
二、曆史文獻引用
元代王構在《翰林承旨姚樞贈谥制》中記載:“衣仍衮黼”,意為姚樞在重要場合仍穿着衮黼禮服,體現其身份與功績。
三、綜合解析
- 功能與象征:衮黼不僅是禮儀服飾,更是權力與等級的象征,常見于祭祀、朝會等重大場合。
- 結構特點:衮衣為上衣,黼裳為下裝,整體以精細刺繡和特定紋樣區分身份。
- 文化意義:反映了古代中國服飾制度與禮法結合的嚴密性,屬于傳統文化中“衣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擴展說明
“衮黼”一詞在現代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禮制,可參考《周禮》《禮記》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