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恭莊的意思、恭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恭莊的解釋

敬肅端莊。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彼小人則不然……溫儼恭莊之動不存乎體。”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恭莊"是漢語中由"恭"與"莊"兩個單字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内涵可追溯至儒家文化體系。在《漢語大詞典》中,"恭"指代"肅敬有禮"的行為規範,《說文解字》釋為"肅也",強調由内心生發的莊重态度;"莊"則包含"端重威嚴"與"誠敬"雙重含義,《禮記·曲禮》注疏中将之解釋為"敬慎而不懈"的精神狀态。

二字組合後形成遞進式語義結構:先有恭敬的内心态度,外現為莊重的行為舉止。這種複合詞常見于古代文獻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明史·諸王世表》記載楚靖王朱均鈋"端恪恭莊,克勤禮法",既強調其遵守禮制的恭順态度,又突顯其舉止的端莊持重。在《谥法考》體系中,"恭莊"作為雙字谥號,多用于表彰兼具謙遜品德與威儀風範的宗室成員。

該詞組的現代語義延伸至對嚴謹治學态度的形容,如《北京大學校史》記載錢穆教授"治史恭莊,考據必求其源",此處既包含學術敬畏之心,又指代考據過程中體現的嚴謹作風。這種古今語義的延續性,印證了"恭莊"作為中華禮儀文化核心概念的曆史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恭莊”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态度謙恭、言行莊重的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恭莊”由“恭”(謙恭有禮)和“莊”(莊重端正)組合而成,表示一個人既保持謙遜禮貌,又注重舉止端莊,體現良好的禮儀修養。

二、出處與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修文》,原文為:“彼小人則不然……溫儼恭莊之動不存乎體。”此處通過對比“小人”與君子的行為,強調“恭莊”是品德高尚者的特質。

三、使用場景

  1. 描述儀态:多用于稱贊他人言行得體,如“他待人接物溫儼恭莊”。
  2. 文學表達:古代文獻中常見,現代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
  3. 曆史人物評價:如“王恭莊”“恭莊公”等稱號,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褒揚。

四、相關擴展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說苑》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熬腸刮肚鼇掖便宜施行兵钤不痛不癢裁免藏鋒詞筩村田眼大沫崓道家蓬萊山地寶防喪妃偶改頭換尾格韻古巴果位皇帝之寶緩降僵滞節祠進趣舉止自若慷慨解囊潰叛樂喝喝淚下如雨樂天知命立德柳眼砻斫路絕人稀賣放廟庖鳥迹文盤阿窮源旗牌官氣筒岖崎軟木山思省閤蛇銜十二時壽樗屬藳水過地皮濕宿狡棠朹子忝踰痛毀拖尾巴未笄文莫烏芋項飾孝感嘯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