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肅端莊。 漢 劉向 《說苑·修文》:“彼小人則不然……溫儼恭莊之動不存乎體。”
“恭莊”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态度謙恭、言行莊重的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恭莊”由“恭”(謙恭有禮)和“莊”(莊重端正)組合而成,表示一個人既保持謙遜禮貌,又注重舉止端莊,體現良好的禮儀修養。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劉向的《說苑·修文》,原文為:“彼小人則不然……溫儼恭莊之動不存乎體。”此處通過對比“小人”與君子的行為,強調“恭莊”是品德高尚者的特質。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說苑》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恭莊是一個漢字詞語,可指代特定的建築或地點,也可以表示恭敬、莊重的意義。
恭莊的部首是⺜(鞏)和⺝(爿),總計9畫。
恭莊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之一是指古代宮殿或府邸中的一種建築形式。在古代中國,皇室或貴族會在宮殿或府邸中設置恭莊,作為特殊場合的禮儀、接待或居住之用。
恭莊的繁體字為「恭莊」。
在古代,恭莊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恭莊古時候的寫法為「恭荘」。
1. 他在皇宮的恭莊迎接了貴賓。
2. 新婚夫婦住進了一座恭莊式的别墅。
恭敬、恭維、莊重、莊園、建築、宮殿。
莊重、莊敬、莊嚴、恭敬。
輕佻、隨意、不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