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上達于天道。《莊子·天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閎而肆;其于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成玄英 疏:“言至本深大,申暢開通,真宗調適,上達玄道也。”
得逞,達到目的。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家有閻妻,又往往以色蠱人,助夫眩惑……俄而使其良人上遂矣。”
“上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上達天道
源于《莊子·天下》中“稠適而上遂”,指思想或行為符合自然規律,達到至高境界。成玄英注疏稱其“上達玄道”,強調對宇宙本源的深刻理解。
示例:哲學讨論中,“上遂”常形容對“道”的領悟,如“真宗調適,上達玄道也”。
順利達成目标
引申義指事情按計劃成功實現。章炳麟《代議然否論》中“使其良人上遂”即用此義,含“得逞”之意,語境中可能帶貶義。現代用法多中性,如“皇城慶賀皇後誕女,上遂命官員入宮觐見”。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哲學内涵,可參考《莊子》原文及注疏;現代用例可查閱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
《上遂》是一種漢字詞語,其意為“事情進展順利,達到預期的效果”。下面将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上遂》由“上”字和“遂”字組成。其中,“上”字的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一,讀音為“shàng”。而“遂”字的部首是“辵”,總筆畫數為12,讀音為“suí”。
《上遂》最早出現在《周易》中,原意為“前程或運勢順利,符合預期”。後來逐漸發展為一種常用詞語,表示事情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
《上遂》的繁體字為「上遂」。
古時候,《上遂》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整體意思保持不變。
1. 他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把自己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在事業上一帆風順遂利。
2. 感謝大家的支持,演出取得了上遂的結果。
上遂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1. 上遂如意(事情進展順利,達到預期)
2. 遂心如意(滿足自己的願望,心情愉悅)
3. 如遂所願(順利達到所希望的目标)
4. 圓滿如遂(完美無缺,一切順利進行)
近義詞包括:順遂、順利、如願、順心等。
反義詞包括:不如意、波折、困境、挫折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