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遂的意思、上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遂的解釋

謂上達于天道。《莊子·天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閎而肆;其于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 成玄英 疏:“言至本深大,申暢開通,真宗調適,上達玄道也。”

得逞,達到目的。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家有閻妻,又往往以色蠱人,助夫眩惑……俄而使其良人上遂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遂"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可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解釋:

一、 核心含義:向上通達或成就至高境界

  1. 動詞性含義:

    • 釋義: 指向上通達、達于高處或最高境界。常用來形容精神、思想、德行或事業達到極高的、圓滿的層次。
    • 詞源與例證: 此義項最經典的出處是《莊子·外篇·天地》。其中提到:“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今哀骀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授己國,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後文有“上遂”一詞(不同版本或有差異,但核心思想一緻),用以形容得道之人精神境界向上通達于天(道),與自然大道相合為一的狀态。
    • 用法: 多用于哲學、文學語境,描述超凡脫俗、臻于化境的修養或成就。例如:“其學問精深,幾上遂于天人合一之境。”
  2. 名詞性含義(較少見):

    • 釋義: 指高級的、通達的官員或仕途順利達到高位。此義由動詞義引申而來,指在仕途上順利晉升至高位。
    • 例證與參考: 在古代文獻或職官稱謂中偶有體現,但不如動詞義常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辭書的相關條目。

二、 文化意蘊與哲學内涵

“上遂”的核心含義是向上通達、達于至高境界。它最經典和深刻的用法源自《莊子》,形容得道者精神升華、與天道合一的玄妙狀态,具有濃厚的哲學意味。引申義可指仕途通達至高位,但此用法相對少見。理解該詞需緊密結合其出現的語境,尤其是其深厚的道家思想背景。

主要參考來源:

  1. 《莊子·外篇·天地》: 該篇是“上遂”哲學含義的原始出處和經典例證,奠定了該詞的核心文化意蘊。可參考權威出版社(如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莊子》校注本。
  2. 《漢語大詞典》: 作為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收錄了“上遂”的詞條,提供了較為全面的釋義和可能的書證(如羅泌《路史》等),是理解該詞語義的重要工具書。由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
  3. 《辭源》(修訂本): 側重探求詞語的古義和源流,對理解“上遂”的古雅含義及其演變有重要參考價值。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網絡擴展解釋

“上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詞義

  1. 上達天道
    源于《莊子·天下》中“稠適而上遂”,指思想或行為符合自然規律,達到至高境界。成玄英注疏稱其“上達玄道”,強調對宇宙本源的深刻理解。
    示例:哲學讨論中,“上遂”常形容對“道”的領悟,如“真宗調適,上達玄道也”。

  2. 順利達成目标
    引申義指事情按計劃成功實現。章炳麟《代議然否論》中“使其良人上遂”即用此義,含“得逞”之意,語境中可能帶貶義。現代用法多中性,如“皇城慶賀皇後誕女,上遂命官員入宮觐見”。

二、讀音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與辨析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哲學内涵,可參考《莊子》原文及注疏;現代用例可查閱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安晏杯水主義髀臋谄笑湁潗大荒耽迷貂金定時器翻思風疾風紀扣風袖風議負逋浮煙高風亮節貴俠鼓絕海南省行輩黑不楞敦桁條黃颡魚劍壁監莅皦繹經畫盡足劇部浚源考正課題匡堯斂容屏氣獵士領旗木枕鵬圖清時青尊秦妍啓土顴輔權疑榮達上不在天,下不着地山茄子沈身神微畲太君蜀郡樞要四金剛算草速成騰掉恬蕩通晚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