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袍糲食的意思、麤袍糲食的詳細解釋
麤袍糲食的解釋
同“ 麤衣惡食 ”。《後漢書·袁京傳》:“﹝ 袁彭 ﹞行至清,為吏麤袍糲食,終於議郎。”
詞語分解
- 麤的解釋 麤 ū 同“粗”。 筆畫數:; 部首:鹿; 筆順編號:
- 糲食的解釋 粗惡的飯食。《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後》:“妾誇布服糲食。”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費拾遺徵君》詩:“服儒師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順之 《贈郡侯郭文麓升副
網絡擴展解釋
“麤袍糲食”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cū páo lì shí,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 源自《後漢書·袁京傳》:
“(袁彭)行至清,為吏麤袍糲食,終于議郎。”
這裡指東漢官員袁彭為官清廉,衣食簡樸,最終僅官至議郎(低級官職),凸顯其廉潔品質。
使用場景
- 描述曆史人物:
多用于史書或文學作品中,形容清官、隱士等甘于清貧的形象。
- 現代引申義:
可比喻現代人主動選擇簡樸生活方式,或強調節儉美德。
相關成語與近義詞
- 近義詞:
粗衣惡食、粗茶淡飯、布衣蔬食。
- 反義詞:
錦衣玉食、鐘鳴鼎食。
語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
多作謂語、定語,如“他一生麤袍糲食,卻心懷天下”。
- 異體寫法:
“麤”為“粗”的異體字,故也寫作“粗袍粝食”。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袍糲食是一個繁體漢字詞語,用來形容人衣着粗糙、食品簡陋的樣子,意思是衣袍毛糙、食物粗俗。
這個詞可以分解為三個部首和十三個筆畫。其中,麤的部首是饣(食物/飯)、衣(衣服);袍的部首是衣;糲的部首是米。一共有十三個筆畫。
麤袍糲食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麤袍糲食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糲”在古代拼音寫作“麗”,“袍”在古代拼音寫作“抱”。這些變化是因為漢字在演變過程中發生了改變。
例句:他整天穿着麤袍糲食,過着貧困的生活。
麤袍糲食的近義詞可能包括:粗衣淡飯、破衣爛食、窮衣糧食等,這些詞都用來形容生活貧困、衣食不周的狀況。
反義詞則可以是:華麗衣食、富麗堂皇、衣食無憂等,這些詞則表示反面的富裕和奢華生活。
希望這些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