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 emery wheel for cutting or polishing jade] 打磨玉器的砂輪
(1).打磨玉器的砂輪。如:他正在用砣子打磨玉香爐。
(2).方言。指成團、成堆、成塊的東西。舞劇《草原兒女》第四場:“此刻,她才發現,左腳氈靴早已丢失,腳上凍裹着一層堅硬的冰砣子。”
(3).比喻呆闆的人。《花城》1981年第6期:“那個老實砣子又生怕樹葉打破頭。”
“砣子”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打磨玉器的砂輪
指用于切割或抛光玉器的工具,通常由砂輪或磨石制成。這一含義在多個權威詞典中被明确标注,是“砣子”的核心定義。
方言中的成團、成塊物
在部分方言中,可表示成團、成堆或成塊的物體,例如“一砣子泥巴”或“幾砣石頭”。該用法常見于口語表達。
比喻呆闆的人
帶有貶義色彩,形容人思想或行為僵化、不夠靈活。此義項多見于非正式語境。
補充信息
如需更詳細釋義,可參考《漢典》《漢語辭海》等工具書。
砣子(tuó zi)是一個漢字詞語,副詞性用字,多用于口語中。它的意思是用作稱謂,泛指某些人或事物不入情理、不講理、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或态度。
砣字的偏旁部首是石,它包含了7個筆畫。
砣字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音義轉化,本義是指古代稱量重物的砝碼,而後引申為評價人或事物的詞語;另一種說法認為砣字原指砂砣,也是種砝碼的形狀,後來引申為泛指人或事物。
在繁體字中,砣字寫作「砣」。
古時候,砣字的寫法稍有不同。砣的上面是一個舊字形「罒」,表示罩蓋,下面是「石」偏旁,表示石頭。整個字形形似一個石頭被蓋住的樣子。
1. 他對别人的困難毫不在意,簡直是個砣子。
2. 這種做法太砣子了,完全沒有考慮到我們的感受。
組詞:砣台(用以稱砣台上的物品)、砣秤(古時用以量重的秤)。
近義詞:蠻橫、無理、傲慢。
反義詞:謹慎、考慮周全、顧及他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