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盞的意思、冰盞的詳細解釋
冰盞的解釋
舊時賣冷食、冷飲或其他食品者所擊的銅盞。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場》:“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編氓得賣買,手二銅盞疊之,其聲磕磕,曰冰盞。”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元旦》:“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門外寶炬争輝,玉珂競響……更間有下廟之博浪鼓聲,賣瓜子解悶聲,賣江米白酒擊冰盞聲,賣桂花頭油搖喚嬌娘聲,賣合菜細粉聲,與爆竹之聲,相為上下,良可聽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遠遠在牆外賣涼貨的小販敲着‘冰盞’--那是一對小酒蠱似的黃晶晶的銅器,疊在掌中,可互擊作響--叮泠有聲。”
詞語分解
- 冰的解釋 冰 ī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淩。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 盞的解釋 盞 (盞) ǎ 小杯子:酒盞。茶盞。把盞。 指油燈盛油的淺盆:燈盞。 量詞,指燈:一盞燈。 筆畫數:; 部首:皿;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冰盞”是舊時中國民間用于售賣冷食、冷飲的響器,其含義及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冰盞是由兩枚銅制碟形碗組成的敲擊器具,主要用于吸引顧客注意。小販通過敲擊發出清脆的“嘀嘀嗒嗒”聲,常見于冷飲、酸梅湯、果子幹等夏季食品的售賣場景。
二、結構與使用
- 材質:生黃銅制成,表面磨光。
- 形制:碟形碗狀,使用時夾在中指與無名指之間,小指托住下方碗底。
- 發聲原理:通過上下碗的碰撞産生節奏聲響,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其聲“磕磕”。
三、曆史與場景
- 起源:明代已有明确記載,清代《帝京歲時紀勝》描述元旦時冰盞聲與爆竹聲交織的熱鬧場景。
- 使用場景:老北京盛夏時節,小販走街串巷售賣酸梅湯、玫瑰棗等消暑食品時使用。
四、文化意義
作為傳統市井文化的代表,冰盞聲曾是老北京夏季的标志性聲音符號,承載着市井生活記憶。現代多作為民俗表演道具重現(如長廊民俗展示)。
注:部分資料将“冰盞”解釋為比喻冷漠的成語,但該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響器釋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盞,指的是一種用冰做成的杯子,可以用來盛放飲料或食物。下面是對冰盞相關信息的簡要介紹。
意思:冰盞是指用冰制成的杯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冰盞的拆分部首是冫和皿,共有12個筆畫。
來源:冰盞這個詞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人們就懂得将水凍成冰,制作冰盞來享用飲料。這種方式可能早在中國古代就出現了。
繁體字:冰盞的繁體字寫法為冰盞。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冰盞可能以不同的形狀和字體來表達。然而,因為繁簡體字形的統一,現代常用的寫法是冰盞。
例句:昨天我在夏天的露天餐廳裡喝了一杯裝在冰盞裡的冷飲。
組詞:冰水盞、冰飲盞、冰碗盞。
近義詞:冰杯、冰鏡。
反義詞:熱杯、熱盞。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