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蘿藦的意思、蘿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蘿藦的解釋

植物名。一名芄蘭。多年生蔓草,莖折斷後有汁如乳。子附長毛。如白絨。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蘿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蘿藦”是一種具有悠久曆史和多種用途的植物,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詞義及特點:

1.名稱與分類

蘿藦的正式中文名為“蘿藦”,拉丁學名Metaplexis japonica,屬夾竹桃科蘿藦屬的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其名稱最早見于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詩經》中稱其為“芄蘭”,《本草綱目拾遺》則記載為“斫合子”。因分布廣泛,别名衆多,如白環藤、羊婆奶、婆婆針線包等。


2.形态特征


3.分布與習性

蘿藦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華東及陝西、甘肅、貴州等地,日本、朝鮮也有分布。多生長于林邊荒地、河岸、灌木叢中,適應性強。


4.藥用與實用價值


5.曆史與文化

蘿藦在《本草綱目》中被記載為“補益精氣,強道”,中醫認為其性味甘、辛、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通乳、解毒等功效。


以上信息綜合了植物學特征、藥用價值及文化背景,如需更詳細分類或藥方應用,可進一步查閱專業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蘿藦——一個多義的漢字

蘿藦(luó mó),是一個多義的漢字,它既可以表示植物的一種,也可以表示另外一種意義。

部首和筆畫

蘿藦的部首是⺾(草字頭),它由“艹”和“木”組成。它的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蘿藦這個字最早源自《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中國古代一部代表性的字典,收錄了大量的漢字并說明了它們的意義和用法。據《康熙字典》中的解釋,蘿藦是一種可以攀緣而上的蘭科植物,也可以用來指稱一種混亂的狀态。

繁體字形

蘿藦的繁體字形為蘿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蘿藦通常以“蔞”來表示,它的部首是“艹”,由“⺿”和“木”組成。

例句

1. 他種植的院子裡盛開着美麗的蘿藦花。

2. 這個公司的管理混亂不堪,簡直像個蘿藦一樣。

組詞

蘿藦可以和其他字組合成許多詞語,如蘿蔔(luó bo)、藦蔓(mó màn)等等。

近義詞

蘿藦的近義詞有:纏繞、攀爬。

反義詞

蘿藦的反義詞有:整齊、有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