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缭牆的意思、缭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缭牆的解釋

圍牆。 唐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繡嶺 明珠殿 ,層巒下繚牆。” 宋 張元幹 《南歌子·中秋》詞:“玉露團寒菊,秋風入敗荷。繚牆南畔曲池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缭牆”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1. 基本詞義
    缭牆指“圍牆”,主要用于描述環繞建築物或區域的牆體結構。該詞由“缭”(纏繞、圍繞)和“牆”(屏障)組合而成,字面含義即“環繞的牆”。

  2. 發音與詞性
    拼音為liáo qiáng,屬于名詞。

  3. 古典文獻用例

    • 唐代杜牧《華清宮三十韻》中寫道:“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缭牆。”
    • 宋代張元幹《南歌子·中秋》詞中也有:“缭牆南畔曲池渦。”
      兩處均以“缭牆”描繪宮廷或園林的圍牆,體現其環繞、遮蔽的意象。
  4. 字義拆解

    • 缭:本義為纏繞,引申為圍繞(如“缭繞”),在構詞中強調牆體的環狀結構。
    • 牆:指用磚、石或土築成的屏障,如“城牆”“院牆”。
  5.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籍或文學性文本的解讀。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詩詞注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缭牆(liáo qiáng)是一個漢字詞組。該詞由“缭”和“牆”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缭”字由“網”和“燎”兩個部分組成。它的部首是“網”,筆畫數為12。

“牆”字由“土”和“啬”兩個部分組成。它的部首是“土”,筆畫數為9。

來源:

“缭牆”這個詞的來源有兩種常見解釋。一種解釋是指建築物上被蔓延的藤蔓、爬山虎等,在牆面上形成交錯錯落的景象。另一種解釋是指修築牆垣時使用的草木、黏土等材料。

繁體:

“缭牆”的繁體字為“繚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早期的漢字寫法會有一定的變化。然而,對于“缭牆”這個詞,沒有找到明确的古代寫法。

例句:

1. 滿園的爬山虎缭牆而上,形成了一道美麗的景色。

2. 這座城市的古老城牆一度被缭牆的藤蔓掩蓋了。

相關詞彙:

組詞:缭繞、缭亂、缭繞細雨。

近義詞:糾纏、盤旋、交錯。

反義詞:順利、直線、無障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