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愍的意思、矜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愍的解釋

同“ 矜憫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目使之去”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主上矜愍 豫州 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廕以濟其患,而 豫州 私獨飾情,愆德隳好。” 晉 李密 《陳情事表》:“願陛下矜愍愚忱,聽臣微志。”《北史·魏彭城王勰傳》:“窮鳥投人,尚或矜愍,況諸王如何棄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愍”是漢語中表示憐憫、同情之意的複合詞,由“矜”與“愍”兩個同義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矜”讀作jīn時指憐憫,《詩經·小雅·鴻雁》有“爰及矜人,哀此鳏寡”的用例;“愍”通“憫”,《說文解字》釋為“痛也”,《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愍百姓之勞悴”即用此義。二字連用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漢書·蕭望之傳》“聖王所宜矜愍”,後成為古代公文書和文學作品中表達體恤情感的常用詞,如李密《陳情表》“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常見于司法文書中表達對特殊群體的寬宥态度,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司法解釋中對弱勢群體的量刑考量。

網絡擴展解釋

“矜愍”是一個文言詞彙,讀音為jīn mǐn,意為哀憐、同情,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多用于表達對他人困境的憐憫或懇請對方體恤的語境。

詳細解析:

  1. 詞義構成

    • “矜”:此處讀作jīn,意為“憐憫、憐惜”(如《陳情表》“願陛下矜愍愚誠”),與另一讀音qín(表慎重)或guān(通“鳏”)不同。
    • “愍”:同“憫”,指“哀憐、體恤”,如《三國志》中“主上矜愍豫州之身”。
  2. 古籍用例

    • 李密《陳情表》:“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此句以“矜愍”懇請帝王憐憫其苦衷,是經典用例。
    • 《北史》中“窮鳥投人,尚或矜愍”,比喻弱者投靠時理應得到同情。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奏章、書信等正式文體,表達對他人不幸的同情,或請求上位者寬恕、體恤。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引用古文或仿古語境中可見。

  4. 注意事項

    • 與“憐憫”相比,“矜愍”更顯莊重文雅,屬書面語。
    • 注意區分“矜”的不同讀音及含義,避免混淆(如“矜持”讀jīn,但“矜伐”讀jīn表自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或成語關聯(如“矜貧恤獨”),可參考《漢典》或《文選》注疏。

别人正在浏覽...

哀懇白鴉磅子兒跋燭别堡碧鳳側聞冊奏城戍赤白囊叱吸出告反面從母從戎催花鼓斷腕度計風軒腹地付法附服拱動盬鹽還诏邗溟荒邨華曜幾桉堅附強嘴拗舌郊廟絞手角洋妓家吉雲草絕子絕孫開荒僚壻利令志惛籠鳥貌定趴蛋披屋遒澤趣數仁心仁術人彜升翥駛馳庶侈說大話台制讨死通封香花弦外遺音小舍消沈霄月小篆